有机化学考研真题考点分析——苏州大学635



参考年份

2016-2020

题型

选择题反应题机理题合成题推断题?必考

17年添加命名排序鉴别题

18年有鉴别简答题

特点

苏大有机真题在众双一流院校中算是属于友好型,考察总体偏基础,难题较少,且极少出现生僻知识点。

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且进行过一定程度习题训练的情况下考120分是较为轻松的,哪怕没有经过习题训练,纯粹靠课本知识储备,100-110分也是较为简单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书都看懂了。

很多同学选择学校有一个误区:

找真题简单的。若仅仅从这方面考虑,苏大是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但也别忘了,真题简单意味着报考人数众多,其产生的竞争压力同样激烈,反而许多真题相对有难度的学校会吓退一些人,竞争压力反而没那么高。

当然从另一角度考虑,真题简单意味着初试分高,调剂可能会方便。

常考内容

(请在掌握课本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阅读此内容,不然不会有任何效果~)

选择、排序题

原子轨道、分子结构及性质:

1. 共振式原理及稳定性(中等难度,并非体现在题目本身,而是这一知识点相对于常规知识点本身就较为生僻且难以理解,在充分理解共振式知识点基础上,此类题型不会有问题)2. 芳香性(简单)3. 化合物物理性质:熔沸点(简单

电子效应:1. 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烯醇式稳定性,基团离去能力(简单)2. 酸碱性(简单)3. 反应活性(亲电、亲核加成活性、亲核取代、芳香亲电取代速率)(简单

机理分类及其性质、特点:1. 取代、消除等常见机理(简单)2. 机理经过的活性中间体(简单

立体化学:1. 光学活性(简单)2. 构象稳定性(简单至中等)3. 异构体种类判断(构型,构象,构造及在此基础上的细分,简单

常见试剂组成及常见反应:1. 基本上为课本中常见的简单反应(包括糖类,简单

波谱分析:1. 紫外吸收波长(化合物波长对比)及归属(吸收类型)(简单)2. 核磁特征化学位移及相关原理(简单

糖、氨基酸、蛋白质、萜类化合物常见性质:1. 考过氨基酸等电点,故不排除其他方面知识点(简单

热力学控制、动力学控制原理(简单

分离提纯鉴别题

1. 化学鉴别方法,掌握课本中常见鉴别方法即可;光谱鉴别方法(简单)2. 分离提纯(常规题型,难度中等,需结合习题集练习)3. 常用分析手段及检测原理(简单

反应题

考察面较广,但基本为简单题,少有冷僻知识点,掌握课本的情况下基本上问题不大,复习多刷题即可(可使用绝大多数其他院校非药学类专业真题训练,推荐中科院

机理题

无需专门练题,把课本上所有机理全部掌握即可(掌握指的是给出书上任何反应式就能把机理写出来,不看书

合成题

1. 环化方法(五元环、六元环)2. 螺环制备3. 并环制备4. 苯衍生物的制备(均为中等难度,在充分习题训练的基础上能取得大多数分数)

推断题

1. 红外特征波长2. 氢谱、碳谱特征化学位移及裂分3. 质谱:显示的数据基本就是分子量(中等难度,题型均较常规且类似,在解谱方面没有太多套路,给的数据大多为常见波长或化学位移,但需对各类反应有充分的熟悉,需一定的习题训练)

简答题及其他题型(中等难度)

1. 特定天然产物名词、结构、性质及转化机理分析2. 构象稳定性3. 同选择题

—END—

写在最后

近几年卷子总体上并没有太大难度,但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在统计分数时发现,并非所有人都能考到120分以上。

它说明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能够把整本有机化学书学懂,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而上述所有的难度分级,都是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判定的。换句话说,当你把整本书都学懂,那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后期再结合充分的习题训练,真题就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只不过大多数人连这个流程都走不下来。更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连这个流程都走不下来”的很多人,最后也考上了。

所以考研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把全部的复习流程走完,那就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好了,上面是鸡汤,后
有机化学考研真题考点分析——苏州大学635插图
面自然还是个人风格——凡事总喜从理性角度分析。有时候理性得吧,能让读者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近期的专业课改革可谓一片哀鸿遍野,大批院校及专业临考前突然更换考试科目,令大量同学瞬间不知所措。

事实上,2022届考生很不幸地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小白鼠,集体承受了改革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这次改革的关键点其实很简单,一是确保公平,二是使学有所用。学有所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能够提供学习的动力,充分的动力保证才是学习成功的根源,但过往的绝大多数科目安排却完全割裂了考试科目和后期科研方向之间的关系——若学一门学科只是为了考试,那将是整个制度的不幸。

同理,科研也不该仅仅是一个生存手段;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却让太多“连这个流程都走不下来”的人集体涌入学术界——仅仅只是为了找份工作。从我个人角度讲,它直接带动了考研辅导市场,成为了我本人以及各位同行们的幸事。

但心里终归不是滋味,老祖宗讲,但愿世间无疾苦,何惜架上药生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