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考研[超话]#学校美育…来自前研艺术方案考研…



??前文联接

何为“脏”与“腑”

肝气:柔润温升赋性与青龙形真炁象

?心气:散极而敛赋性与朱雀形真炁象

脾脏与胃腑:斡旋中州与黄凤形真炁象

肺气:清凉收降赋性与白虎形真炁象

肾气:藏极而启赋性与玄鹿形真炁象

三焦究竟为何物

消化与分泌的小肠、大肠、膀胱

兼具脏与腑的胆:以降为顺赋性与龟蛇形真炁象

“气脉”究竟包括哪些

血液是怎样生成的

血液流转网状图:血脉体系

营气的升降

卫气的出入

经络数意图断定以何为据:“人之合于 ”

“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是不是是“经络”

气候思维:古人探究生命奇妙和天人联络的金钥匙

祖国传统医学的特征与优势究竟为何

中药品种与看病机理

古人的药性常识并不尽是直接来历于“实习”

古人探究中药看病的办法:以象推气、以效验象

本草药象学的捆绑与优胜性

?

一、药方分类为何无法严肃依照逻辑学标准

?

从本章初步,咱们将从《道藏》中精心选择出99帖药方,并进行分科、分类,然后对每张药方的配伍原理、看病机制进行细心分析和谈论。咱们晓得,《道藏》里的药方首要会集在五部方药专书——《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孙真人备急千金药方》《仙传外科秘方》《急救仙方》《图经衍义本草》。在这五部典籍中,以《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一书所载的药方最多,根据宋代太子右赞善大夫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林亿、尚书工部侍郎兼侍讲臣钱象先等在辑较的《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序》中的记载[1],该书共载方5300首,数量颇大。本书所精选和分析的药方悉数出自以上五部原典。其间,天然也以出自《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的丹方多一些。?

为了便于今人检索、覆按和选用,笔者将所精选的药方分为急救科、五官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男科、食疗科、美容科共九大类别,然后在各科之下根据病症的情况再具体细分,多少不等,依所选药方的情况而定。值得留心的是,笔者将这些药方分为九科,根柢上从现代医学分科的视界来进行的,但一起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表象:这九大分科方法无法严肃依照逻辑学区另外标准。因为,所谓“区别”是指以目标的必定特征为根据,经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目标分为若干个相应的小类来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办法。一起,“区别”有必要遵从四个逻辑规则[2]:(1)区别后所得到的各个子项有必要是被区别概念的种概念,其它们的外延的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2)在同一次区别中所根据的标准不能随意改变;(3)区别后的子项与子项之间应彼此架空;(4)同一次区别中不能越级。由此,咱们将药方分红上述九科,显着有违这四条规则。如急救科中就有五官科、内科或外科的病种;相同,五官科、内科或外科也有急症的病种,三者彼此穿插、包括,违背第(3)条规则;又如,内科与儿科、妇产科、男科,内科中有儿科、妇产科、男科的病种,儿科、妇产科、男科中也有许多是内科的领域,可见也违背了第(3)条规则。另外,即就是内科与外科之间也很难严肃区别理解,如湿疹,本是归于外科,但其缘由一般是体内湿热缠杂致使的,故又可归为内科。上述九科的区别根据也没有同一,如内科与外科是依照疾病部位区别,儿科、妇产科与男科是依照年纪和性别区别,区另外标准没有同一,显着违背了第(2)条规则;而作为区别子项的九大科外延之和也不等于母项的外延。要言之,咱们这九大类另外药方分类几乎都违背了逻辑学概念区另外四条规则。那是不是意味着咱们把药方区别为这九大科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当然不是。因为医学具有很大的特别性,其研讨的目标是人体生命。而人是高档的生命体,各器官组织之间是彼此影响、紧密联络,气血的流转有序、循环无碍才是整个生命体存活与安康的保证。因而,以药气之偏纠正人体之偏为辅导思维配伍而成的药方也就无法依照逻辑学的标准机械地切割成外延彼此架空的几类。而且药方的意图是看病救人,咱们重视的要点是其药物配伍的原理和看病机制,只需其分类方法便于检索覆按和选用,便抵达意图。

根据以上知道,笔者认为,将《道藏》中选择出来的这99张药方分红急救科、五官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男科、食疗科与美容科仍是比照稳当的。

?

二、历代药量古今换算以何为据:古代衡量衡的多变

?

(一)我国历代衡量衡的演化

在分析药方之前,咱们还有一个要害疑问需要处置:古今药量如何换算。这实践上需求咱们对我国历代衡量衡的改变进行讲究。

查询我国文明典籍,“衡量衡”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衡量衡。”[3]意思是,调和日月时序和乐律、衡量衡。其间,“度”是长度,用于量长短;“量”是容量,用于量容积、体积;“衡”是权衡,用于称分量,“权”是秤砣,“衡”是称杆。《汉书·律历志》说明曰:“度者……所以度长短也;……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4]审度、嘉量、衡权便构成了古人计量的首要方法。

我国衡量衡的计量观念来历尤古。在绵长的生计实习中,初始先民的物我别离的知道逐步清楚,对世界的知道才能也逐步前进,对数和量也初步有了初步知道。因为日子和平安的需要,单靠本身的肢体既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又无法敌对巨大有力的猛兽,所以便初步制造一些简略的石器或木质东西。可以说,这旧石器年代,也是衡量衡观念的萌发时期。跟着出产力的前进,剩下产品逐步增多,到了初始社会晚期,我们比照有条件进行以物易物的简略交流,这就客观上需求衡量衡计量方法要走向标准化、准则化。《孔子家语·卷五·五帝德》记载:“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5]“五量”即五种标准计量方法。《史记·夏本纪》也记载道:“(禹)左绳尺,右规则,载四时,以开神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6]“准”即测平面的水准器;“绳”即量直度的墨线,测量间隔。二者是都是测定物体平直的用具。“规”是圆规,用于较圆;“矩”是方矩,用于校订直角。《礼记·经解》曰:“规则诚设,不可以欺以方圜。”[7]尽管这些论说也是古人的追溯,但联系一些出土文物(如甘肃大地湾出土的陶量、河南出土的陶大口尊等[8])可以标明衡量衡准则在初始社会晚期即以初步构成。进入夏朝后,部落国家联盟政权的树立,需要征收赋税、组织出产,客观上推进了衡量衡的打开。商朝兴隆的青铜训练技能推进了手工业、商业的打开,呈现了牙尺、骨尺等计量东西。到了周代,衡量衡更赋有政治的内在,《礼记·明堂位》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衡量,而全国大服。”[9]西周“封土建国”的封建制[10]使得衡量衡在邦国打点中发扬重要作用。

值得留心的是,衡量衡特别是度和量开始是以人体身上的部位作为衡量根据。《史记·夏本纪》曰:“(禹)身为度,称以出。”[11]《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12]这儿“寸”“尺”“寻”都是长度单位。“布指知寸”是指以一手指的宽度为一寸。“寸”篆书写作“”,在手腕下“”(手形)加一“”标明评脉的寸口方位。《说文解字》释曰:“寸,非常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一。凡寸之属皆从寸。”[13]“布手知尺”是指一虎口翻开最大时拇指端与食指顶端的间隔为一尺。“尺”篆书写作“”,像拇指、食指翻开的形状。《说文解字》释曰:“尺,十寸也。人手却非常。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14]其间,男人虎口大,称“尺”,为十寸;女子虎口小,称“咫”,为8寸。许慎云:“咫,中妇人手长8寸,谓之咫。”[15]“舒肘知寻”是指翻开伸长手臂,两手手指顶端的间隔为一“寻”。“寻”甲骨文写作“”,从“”像人翻开双臂之状,从“”表睡席,整字转义是指翻开双臂测量平展的睡席长度,实践上也是核算睡卧者的高度。今日咱们也已证明,人两手臂翻开的间隔与人的身巨大致相等。可见,古人开始的长度测量是以人体的部位为根据的。许慎道:“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衡量,皆以人之体为法。”[16]其间,“仞”是指人身高的长度,用于衡量笔直物体的高度,如《列子·汤问》载:“太形(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17]“万仞”即描述山之高。显着,在长度各单位中,最常用的是“尺”。在容量方面,开始也是以人的身体来计量。《小尔雅·广量》载:“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一升也。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区四,谓之釜。”[18]就是说,用一只手捧满粮食作物的量称一“溢”,两手捧满的量称一“掬”。一掬也就是一升。“升”的转义是登、进之意。到“升”这期间后,无法再用手直接计量,故往前登、进。四掬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均为四进制。其间,“升”也称为最根柢的容量单位。《诗经·唐风·椒聊》也记载:“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椒聊之实,蕃衍盈匊。”[19]“升”“匊”都是容量单位。在以手捧物计量的基础上,容量准则逐级完善。《左传》《仪礼》《周礼》等都有关于容量的记载。因为 “一般来说,分量单位的呈现,应更晚于长度和容量单位。夏商时期赋税制已树立,铜器也逐步运用直至盛行,因而分量单位在某些方面初步运用,称重用具跟着呈现,并变成不可以短少的测量东西。”[20]“斤”是最常用的的分量单位。“斤”甲骨文写作“”,其长柄顶端为尖利刀锋,造字转义标明一种比斧子更小的砍凿东西。《说文解字》释曰:“斤,斫木斧也。”[21]也就是说,分量单位“斤”是从砍木东西借用过来的。此外,《孙子算经》《说苑·辨物》还记载黍、絫、铢、两、圭、锱等分量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衡量衡准则非常紊乱。终年的战争使得各诸侯国的实力发生改变,西北边境的秦国在秦献公施行变革办法后日益健壮,特别是到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使得大大增强秦国国力。变法变革也包括对衡量衡的共同,由商鞅亲自监造的一批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起到了重要的标准作用。现保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刻有铭文,反应了其时共同衡量衡的简况,铭文曰:“十8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22]“大良造”是官职称号,为“战国初年秦国的最高官职,掌控秦的军政大权”[23]。《史记·秦本纪》云:“(秦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24]衡量衡的共同使得秦国赋税准则得到了极好的遵从,然后为秦王嬴政共同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共同后,秦始皇又对各国的思维、文字、官制、计量等各方面进行全部收拾、共同。《史记·秦始皇本纪》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25]这儿“一”“同”都是共同之意。“商鞅铜方升”上加刻有秦始皇共同衡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全国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衡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26]“壹”也是共同之意。秦始皇以诏书指令强即将秦国衡量衡制全部推广全国,使得我国衡量衡准则从多制并存、敌对紊乱的状况走向了共同,这在我国计量史上具有旅程碑的意义。尽管秦治仅历二世15年,但其包括衡量衡制在内的各项准则几为汉所沿用并渐趋齐备。逮至西汉末年,王莽主政,“欲耀名誉,征全国告诉钟律者百余人”[27],在刘歆的掌管下,全部考订乐律、衡量衡。尽管王莽主张恢复周礼,但年隔日久,《周礼》已无所据,故这次改制也只能在秦汉基础上加以完善。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无缺记载了这次对乐律和衡量衡考订的具体内容。考订的根来历理称为“黄钟累黍法”。其间,关于长度计量的断定,《汉书·律历志》记载曰:

?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非常,黄钟之长。一为一分,非常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28]

?

“一黍之广”即一粒黍米的宽度,即横排测量法。文中说,长度的根柢单位有分、寸、尺、丈、引五级,称为“五度”。各级之间均为十进制,即10分=1寸,10寸=1尺,10尺=1丈,10丈=1引。断定长度的计量称为“审度”,具体进程是:选择中等巨细的黍米,1粒黍米的宽度定为1分,90粒黍米横排的长度刚好与9寸长的黄钟律管相合,即90分。再加10粒横排的黍米,即为1尺。也就是说,100粒黍米横排的长度=1尺。然后依照十进制规则,顺次可以得出丈、引的具体长度。今世研讨我国古代衡量衡的我们、我国计量科学研讨院丘光亮研讨员联系出土文物进行多次考证和实测复现认为,汉代1尺?今日23.1公分。关于容量计量,《汉书·律历志》记载:

?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费用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29]

?

这就是说,容量的根柢单位分为龠、合、升、斗、斛五级,称为“五量”。各级之间也大多为十进制。其间“合龠为合”指2龠=1合(音gě),其他则是:10合=1升,10升=1斗,10斗=1斛。断定容量的进程称为“嘉量”。“嘉”是善、夸姣之意。具体进程是:选择1200粒中等巨细的黍米填满9寸长的黄钟律管,这1律管的容量即为1龠。再依照十进制规则,顺次可以得出合、升、斗、斛的具体容量。根据丘光亮教师的考证,汉代1升?今日200毫升。关于分量的测定,《汉书·律历志》也记载云:

?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之制……[30]

?

这就是说,分量的根柢单位分为铢、两、斤、钧、石五级,称为“五权”。值得留心的是,分量单位各级之间并非十进制,而是24铢=1两,16两=1斤,30斤=1钧,4钧=1石(音dàn)。断定分量的进程称为“衡权”。具体进程是:填满9寸长黄钟律管的1200粒中等巨细黍米的分量为12铢,翻倍可得出1两=2400粒黍米分量,然后根据换算联络可以顺次得出斤、钧、石的具体分量值。此时咱们也发现一个表象:长度单位的“五度”和容量单位的“五量”都是十进制,而分量单位“五权”却对错十进制。这是啥缘由?对此,《汉书·律历志》阐释说:

?

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其他小大之差,以轻重为宜。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斡旋无端,终而复始,无量已也。

铢者,物繇忽微始,至于成着,可殊异也。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二十四铢而成两者,二十四气之象也。斤者,明也,三百8十四铢,《易》二篇之爻,阴阳改变之象也。十六两成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钧者,均也,阳施其气,阴化其物,皆得其作用均匀也。权与物均,重如果千五百二十铢,当万物之象也。四百8十两者,六旬行8节之象也。三十斤成钧者,一月之象也。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也。始于铢,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总算石,物终石大也。四钧为石者,四时之象也。重百二十斤者,十二月之象也。总算十二辰而复于子,黄钟之象也。千九百二十两者,阴阳之数也。三百8十四爻,五行之象也。四万六千8十铢者,如果千五百二十物历四时之象也。而岁成作用,五权谨矣。[31]

?

上文“圜而环之”是说,新莽时期秤砣(权)多为圆环状。“衡权”是以“权”较物,《汉书·律历志》描讲述:“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32]“权与物钧而生衡”是说横杆一端挂权、一端挂物,然后相校而相等。“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是应天圆当地而以绳定“准”。关于“准”,丘光亮先生指出应是“横杆中心所附设的准心”[33]。《汉书·律历志》云:“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绳者,上下端直,经纬四通也。绳尺连体,衡权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度,辅弼执玉,以冀皇帝。”[34]由此可见,其时称重的标准器应是等臂式天平。丘光亮先生对出土的历代权衡器进行具体考证后指出:“东汉早年的权,尽管形制和质地不尽相同,但根柢上皆可按整数倍来折算出每一件归于哪一级量值。因而它们多是在等臂衡杆(天平)上作砝码用。而东汉及这今后的年代,情况则发生改变。不管是多件一起出土,也不管是鼻纽权或环形权仍是铁质权,一般很少能与某一数值构成倍比联络。因而判别它们已大都是在不等臂杆称上作秤砣运用了。”[35]丘光亮先生给出了一个重要信息:权衡器的改变以东汉为分鸿沟,东汉之前是等臂天平,所用权器(砝码)成倍数联络;东汉及东汉今后,为不等臂杆称,所用权器(秤砣)不成倍数联络。当然,这是指通行的情况而言。因为大约在战国时期,不等臂天平现已发生。文物判定专家刘东瑞先生分析了现存最早的两件战国铜衡指出:“这两件短臂衡梁,归于战国时期从天盘脱胎出来的衡器,是标准与砝码相联系的产品。……这种衡梁配备一个恰当分量的权,可以构成一具不等臂衡称。”[36]战国成书的《墨经·墨说》记载曰:“衡,加剧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37]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指出,此处“本”指天平悬挂重物之臂,“标”指天平悬挂砝码之臂,“捶”同“捶”,而第一个“则”是假设连词,为假定、假使之意[38]。因而整句意思是:在天平一侧放置重物,天平必定倾斜,只需当物重和砝码相等时天平才可以平衡;若天平两笔不等长,一起在两边放置等严峻砝码和重物,那么臂长的一侧必定向下倾斜,这是它所放置的砝码超重的缘由[39]。将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相联系可见,战国时期已呈现不等臂天平,而到东汉后初步通行于世。

关于“五权”具体进位原理,上文《汉书·律历志》给出了具体说明。这就是说,1两为24铢是根据24节气之象。1斤为16两是根据四时乘四方的时空之数所得,且为384铢之种恰应《易经》六十四卦384爻。1钧为30是取1月30天之数,且为1520铢应万物之象,为480两为六旬行8节之象。六旬刚好60天为1甲子,8节应是一年的8个首要节气: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1石为四钧,是取四时之象,且为120斤应12月之象,也与黄钟乐律五音十二律相应。

从上可见,因为《汉书·律历志》对刘歆掌管的这次乐律、衡量衡的考证的记载非常具体无缺,故而变成后世两千多年各朝各代衡量衡建制或变革的圭臬。一起咱们也发现,这种衡量衡考订办法——“黄钟累黍法”是以乐律为基础的。其原理是根据无形之“律”生有形之“度”的思维而来。《国语·周语下》载:“律所以立均出度也,故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一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义。”[40]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的祭祀等大型活动都离不开礼乐。《史记·乐书》云:“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六合官矣。”[41]而为了使乐律调和、音质美丽,编钟的铸造就需要对标准详加讲究。所以乐律和衡量衡就紧密地联络在一同。《国语·周语下》载:“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律衡量衡所以乎生,小大器用所以乎出,故圣人慎之。” [42]咱们晓得,在口径固定的情况下,黄钟宣告的音阶的凹凸确与其长短有关,这就使得无形的声乐可以经过有形的实体承载下来,之后再经过“累黍”法来顺次断定度、量、衡值。值得留心的是,这种“辨音定度”的方法对听者的听觉分辩才能需求很高,所以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是引起一些谴责的缘由地址。民国闻名衡量衡史专家吴承洛先生指出:“律管非前后一概,管径巨细既无规则,有发声之状况前后亦非一概,由是历代有黄钟律以定长短,前后不能一概,以之定衡量衡,前后不能相准。以声之音,规则之长,由是以定衡量衡,其理论虽极合科学,而前律管不一样,长短亦有差异,故及至后世已发现再求之黄钟律可贵其间,在凭至积秬黍,不可认为信。”吴承洛先生此言不免有失公允。当然,这种“辨音定度”的“黄钟累黍法”在操作中有较大的困难,但古人把无形之“音”转化为有形之“器”以定计量是一种高超的办法。乐律至微至妙,天然对辨音者的需求很高,所以古人的乐师大多需口耳相传方能掌控。

关于汉代权量与今日的换算联络,丘光亮先生根据西汉出土的22件权衡器和13件记重金币厘定西汉每斤为250克,根据出土的新莽政时期的4件权衡器厘定1斤约为245克,根据出土的东汉时期39件权衡器厘定1斤为220克[43]。关于西汉和王莽时期的权重换算联络,学术界尽管有不一样观念,但不一样不是很大,但对东汉时期的衡值则有较大的争议。吴承洛先生认为东汉恢复了西汉旧制,故东汉1斤重249.8克,即约250克。中医学界鉴于《伤寒杂病论》经方的奇效,对东汉药量换算非常重视。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根据1981年出土的现藏于我国前史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44]实测折算1斤约为249.7克,即约250克,得出一两?今日15.625克,根柢与吴承洛先生观念相同。今世以纯中医办法救治许多急症、危症的临床我们李可先生使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所用的药量也是以柯雪帆教授的观念为据。北京李宇铭先生一起指出丘光亮教师所根据出土的西汉22件权衡器“分量由最少一斤折合235g,到最多266.7g,这与其时制造技能水平或私下滥增分量等要素有关。还有,不一样质材的用具。如铜权与铁权的精确性已有不一样,一般官制权器相对精确,而民间制造的则差异较大。而……即就是黄金钱银的多件出土文物称重,亦有分量不等的表象。”[45]李宇铭先生在临床实习中选用柯雪帆先生的观念,屡获殊效。鉴于以上知道,笔者也附和柯雪帆教授的观念,即认为东汉1斤?今日250克,1两?15.625克。西汉和王莽时期的衡值仍是以丘光亮教师的观念为据。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三国鼎峙,衡量衡准则仍为汉制。西晋和东晋一百多年间亦沿用汉制。直到南北朝时期,我国计量制才发生较大的改变。南朝阅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以华夏正统自居,故其衡量衡制尚遵从汉制,改变不大。可是由来自漠北的拓跋氏树立的北魏政权因为文明的落后,准则立法很不完善,致使衡量衡量值急剧增加,为历代之冠,致使呈现了“南人适北,视升为斗”的表象。北魏的继承者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历不时刻短,计量制亦是较为紊乱。公元581年隋文帝树立隋朝,结束分治局势,我国再次进入共同。开皇年间隋文帝命令共同衡量衡和钱银,因为隋朝是树立在北周政权基础上,故其衡量值制也以北周为标准。根据丘光亮先生的考证,此时1尺约为29.5公分,1升约600毫升,1斤约为660克,较之汉制量值添加甚大,史称“大制”,所以汉制就变成“小制”。《隋书·律历志》记载:“开皇以古斗三升为一升……以古秤三斤为一斤。”[46]隋炀帝好古,主张恢复古制。《隋书·律历志》载:“大业中依复古称。”[47]但因为不久就再次进入战争状况,加上民间运用大制已成习气,故古制未能全部推广。隋炀帝的复古虽未成功,但却也把肇始于晋代、盛行于南北朝的巨细二制并用的局势连续下来,并究竟由健壮的大唐王朝正式招认和强化。《唐六典》以唐朝法典的声威方法将隋朝的巨细计量制固定下来,并清楚指出巨细制别离适用的规模:

?

诸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非常为寸,十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尺,十尺为丈。凡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三斗为大斗,十斗为斛。凡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

凡积秬黍为度、量、权衡者,调钟律、测晷景、合汤剂及冠冕之制则用之;表里官司悉用大者。[48]

?

《唐六典》沿用汉代王莽的黄钟累黍定计量的办法,清楚了巨细制的比例联络联络:长度1:1.2,容量和分量均为1:3。其间,小制的适用规模是调钟律、测晷景、合汤剂及冕服制用四个方面,其他均用大制。丘光亮先生根据出土的文物考证得出,唐1大尺约为今日30.3公分,1大升约为今日600毫升,1大斤约为今日667克。唐朝还配有严肃的衡量衡打点准则。《唐会要》规则:“京诸司及诸州,各给秤尺,及五标准斗升合等样,皆铜为之。《关市令》: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8月,诣金部、太府寺平较;不在京者,诣地址州县平较;并印署,然后听用。”[49]这种需求守时将计量器送官府核校的规则有力地推进了衡量衡标准的施行。假定营私作弊则要受罚。根据《唐律疏议》记载,凡私造衡量衡用具并贪婪国库资财者,要受杖、笞直至处死等刑。这种将衡量衡打点载入国家法令的方法为我国前史上的首例。

值得留心的是,唐初铸有“开元通宝钱”。《旧唐书·卷四8·食货上》载:“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8分,重二铢四累,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50]“累”也是秦汉的一种分量单位,10累=1铢。十文“钱”刚好重1两,因为换算简练,钱银上的“钱”便逐骤变换为介于两和铢之间的一种权制单位而在民间通行,逐渐替代了24铢为1两的汉制。五代十国的割裂和战乱使得控制者无暇顾及计量制,大体上皆沿用唐制。进入共同的北宋后,衡量衡的打点共同再次提上日程。淳化三年,宋太宗下诏有司核定衡量衡,时任司监内藏库祟仪使的刘承珪对保藏于国库的各种标准器进行核验,发现多有失准。在重复实验下,刘承珪总算创造出了一种细巧精美的杆称,史称“戥称”。戥(děng)称分为两种标准:一种选用汉制,即以两、铢、累为权重单位,最许多程是1两,分度值为1累;另一种是在唐朝已通行的“钱”制下设分、厘、毫,皆为十进制,最许多程是1钱半,分度值为1公分。可见,第二种比第一种精密得多。两种戥称彼此校验大大前进了精确率。刘承珪用第一种戥称称取每枚重1钱(即2铢4累)的淳化年间铸造的铜钱2400枚,折合15斤,制成标准器,进而再制造了一批配套的砝码颁行全国。《宋史·律历志》称“(时)奸弊无所指,中外[51]认为便”[52]。因为这种戥称细巧活络、称量精确,从此便变成金银、药物等名贵物品的专用权器而沿用近一千年。而十进(退)制的两、分、厘、毫也因为换算的便当变成宋元明清通行的权重单位,两以上沿用汉制。据丘光亮先生考证,北宋1尺约合今日31.4公分,1升为702毫升,1斤为640克。此处尚有一个细节,此场所换算的均是宋代官民通用的大制,而在钟律、测晷景、合汤剂、冕服制用四个方面皆是选用汉制的“小制”,直到“明清两代,衡量衡准则根柢共同,(才)无巨细制之分。”[53]值得留心的是,北宋晚期容量制有较大的改造,即借用了汉代权重单位——石为容量单位,规则1石=2斛,1斛=5斗,俗称“五斗斛”制。据我国社会科学院郭正忠先生考证,五斗斛创行于北宋末南宋初,到孝宗、光宗时期逐步推广;宁宗今后至南宋消亡,是五斗斛与而斛为一石制广泛运用的期间,直至元代才被断定为全国通行的准则[54],明清沿用。偏安一隅的南宋承续北宋正统,各种典章准则皆得到连续。进入元朝后,典制也根柢沿用两宋,当然,计量值有所增加。《元史·食货志》记载:“其输米者,止用宋斗斛,盖以宋一石当今七斗故也。”[55]丘光亮先生联系出土文物考证得出,元1尺约合今日35公分,1升为1003毫升,1斤为640克。明代树立后,计量制也以宋为标准,量值上1尺约合今日32公分,1升为1035毫升,1斤为596.8克。清朝尽管为北方女真族所建,但非常推重汉文明,特别是康熙、乾隆两帝对传统地舆、乐律的喜爱,使得衡量衡典制愈加齐备。康熙亲自立持编订的《律吕正义》记载了使用了黍米横排、纵排的联络,得出古尺与营建尺的比例联络:横排100粒黍米为1 古尺,纵排100粒黍米为1营建尺,然后推进了营建库平制的诞生。丘光亮先生曾做过实验,得出“横排100粒约合23公分,而纵排100粒约合32公分”[56]的结论,复现了其进程。乾隆也亲自编订《律吕正义后编》进一步完善计量准则,规则标准和量器以康熙为准,权重以黄铜方寸中6两8钱为标准,并由工部制造标准器发行全国。清代中叶之前,因为政府的打点较为严肃,衡量衡根柢平稳。到了清末,因为打点的日渐松懈,衡量衡走向失调。而列强的侵入愈加剧了这一局势。咸丰8年(公元1858年)天津公约签定后,我国海关主权逐步旁落直至损失。各国海关衙门托言我国衡量衡紊乱为定规,纷繁令设专款规则折算。自此英制、法制、俄制、日制等纷繁涌入我国,使得正本紊乱的衡量衡变得愈加莫衷一是。光绪年间,清政府派员分赴各国查询,以西方米制(又称万国公制)比对营建库平制,并商请世界权度局用铂合金制造营建尺和库平砝码原器,以镍钢为材料制造了恢复器,但此时清政府也无力施行这项准则。

不久,辛亥改造迸发,民国树立。鉴于混论的衡量衡局势,民国四年(1915年)北洋政府发布《权度法》,采纳甲乙两制并行的计量制。甲制为营建尺库平制,乙制为世界米制。其间,乙制为主,甲制为过渡的辅制,因为两制没有简略的比例换算联络,加上其时军阀混战、时局不稳,《权度法》变成一纸空文。1927年,南京政府树立,因为计量准则联络国计民生,南京政府指示其时的工商部拟定方案。1928年《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公布,方案选用了公制和市制并用的办法[57]。其间,公制为主,为十进制的世界通行的米制。市制为过渡辅制,思考到其时民间习气,1市斤仍为16两,并规则了公制和市制之间的简略的比例换算联络,这就是被简称为“123”的换算法:1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第二年(1929年)南京政府发布《中华民国衡量衡法》,树立了全国衡量局和衡量衡检定人员养成所,并扩展衡量衡制造所制造各种标准器发行各省、县。可是因为各种缘由,特别是日本的侵入,致使国土沦亡,民国的公制方案未能全部施行,而与我们日子亲近有关的市制却逐步使用开来。尽管公制未能通行,但市制的共同有用地遏止了自清末以来衡量衡紊乱的局势,也为我国计量制与世界接轨并究竟走向公制造了极好的烘托。

1949年10月1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树立。我国衡量衡作业掀开了新的一页,计量打点机构和研讨机构纷繁树立。195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计量准则的指令》,规则选用世界公制为国家的根柢计量准则,关于暂时还不能不能扔掉的市制,一概选用十进制,例如衡器单位就选用10两为1斤的市制,而不是传统的16两为1斤;除特别需要用英制外,一概选用公制;扔掉其他杂制[58]。但因为市制沿用已久,我国地域又广大,加上十年文革的骚动,我国计量作业也遭到冲击,公制的推广也一度堕入困难局势。直到1986年7月1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计量法》正式施行,我国的计量准则才正式得到共同全部进入公制期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历代衡量衡准则几经改变,全体上可以区别为三大期间:传统衡量衡、市准则量衡、现代公准则量衡。其间,传统衡量衡和市准则量衡以1929年民国南京政府发布的《中华民国衡量衡法》为分鸿沟,1929年后的市准则量衡和现代公准则量衡以1986年7月1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正式施行为分鸿沟。就传统衡量衡来看,也可分红五个期间:先秦及先秦之前的涣散与不体系时期、秦汉衡量衡准则的老到平稳时期、晋代南北朝巨细制的分化时期、隋唐宋巨细制的树立与并存时期、明清不分巨细制到民国1928年市制通行之前的时期。关于我国古代衡量衡与今日计量值的换算,今世学术界中当以丘光亮教师的研讨最为体系和深化。因而,笔者摘抄丘光亮教师于2002年湖南教育出书社出书的《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中附录的《我国历代衡量衡值表》[59]于下:

?

?

?2012年,邱光亮教师与张延明合着的中英文双语版《我国古代计量史》也附有此表,阐明在丘光亮教师眼里,该表古今衡量衡的换算已比照平稳。笔者覆按研读了今世许多研讨古代衡量衡的论著,发现没有出其右者。故而笔者以此表作为古代衡量衡换算的最首要根据。其间,尚有三点需要留心:①关于东汉的权重值,笔者比照附和柯雪帆教授的观念,故认为东汉1斤为今日250克,1两=15.625克。由此沿用汉制的魏晋南朝也是以250克为一斤,南朝至宋的“小制”亦是以此为据。②丘光亮教师在民国1912—1949年一概用市制,笔者认为当分红两段,1912—1928年仍然沿用清朝库平制,1929年《中华民国衡量衡法》发布后选用市制。③新我国树立后的衡量衡情况本表未体现,1949年——1986年7月1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计量法》施行前为市制,施行后为公制。因而,为了把从古至今的我国历代衡量衡情况全程贯穿起来,笔者在丘光亮教师《我国历代衡量衡值表》的基础上,省掉了战国有些,弥补了建国后的衡量衡换算情况,批改了东汉至南朝的权重值和民国1928年前的计量情况。一起为了更为直观起见,笔者在历代权重值一栏补上1两的衡值,于表底补白栏标明各计量单位的进制情况,全表命名为“我国历代衡量衡换算简表”:

?

朝代

年代

(公元)

单位量值

1尺=xx公分

1升=xx毫升

1斤=xx克

前1600—前1046

16公分

?
?

战国

前475—前221

?
?
?

前221—前206

?

?

?

23.1公分

?

?

?

200毫升

?

253克

1两=15.81克

西汉

前206—8

250克

1两=15.625克

9—25

245克

1两=15.31克

东汉

25—220

?

250克

1两=15.625克

?

三国

220—280

24.2公分

两晋

265—420

南北朝

?

420—589

?

南朝

24.7公分

北朝

25.6—30公分

300毫升前期

600毫升后期

330克前期

660克后期

581—618

29.5公分

600毫升

660克

1两=41.25克

五代十国

618—907

907—960

30.3公分

667克

1两=41.69克

960—1279

31.4公分

702毫升

640克

1两=40克

1206—1368

35公分

1003毫升

1368—1644

32公分

1035毫升

596.8克

1两=37.3克

1616—1911

民国前期

1912—1928

民国

中后期

1929—1949

?

33.3公分

?

1000毫升

500克

1两=31.25克

?

共和国

?

1949—1986.6

1986.7—

33.3公分

1000毫升

500克

1两=50克

?

?

?

?

?

?

?

?

?

秦—清—民国1928年

(传统衡量衡)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丈

10丈=1引

?

2龠=1合

10合=1升

10升=1斗

10斗=1斛 (南宋前)

5斗=1斛南宋(含)后

2斛=1石南宋(含)后

10黍=1累

10累=1铢

24铢=1两

16两=1斤

30斤=1钧

4钧=1石

北宋(含)后增:

1两=10钱

1钱=10分

1分=10厘

1厘=10毫

民国1929年——

共和国1986年

(市准则量衡)

?

10分=1寸

10寸=1市尺

10市尺=1丈

1公尺=3市尺

1升=1000毫升

?

1市斤=16两

1两=10钱

1钱=10分

1分=10厘

共和国1986年——

(世界公准则量衡)

1公里=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公分

1公分=10毫米

1升=1000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1升=1立方分米

1升=1000立方公分

1毫升=1立方公分

1吨=1000公斤

1公斤=1000克

1公斤=2市斤

1市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

? 我国历代衡量衡换算简表

?

(二)历代中药衡量衡的换算

鉴于医药联络到人体生命安康的特别性,作为我国衡量衡构成有些的医药衡量衡呈现出特有的特征。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当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药方书。据专家考证,其上所用的“篆书年代可以上述到公元前六至四世纪春秋末至战国之际,甚至更早,其书写年代则不晚于公元前三世纪末秦代或秦汉之际,并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岁墓于葬,无疑它比《黄帝内经》还要早一个较长前史期间。”[60]从该书内容上看,所用药量多以数量、拟量、估量[61]的方法表达。所谓“数量”是指用什物个别数目来计量,如枚;“拟量”是指以什物巨细来比较药物的剂量,如大如黑菽、大如指;“估量”是指医者估量性地表达药物的计量,如束、把、撮、杯等。可见,数量、拟量、估量均不是标准的衡量衡计量单位。当然该书也选用了标准、合升等标准性的计量单位,但究竟是少量。到了《黄帝内经》时期,其所载的13方,用到合、升等标准性或杯、撮等非标准性的计量单位。直到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药物计量才标准化。当然书中也用到个、片、把、枚等非标准性计量单位,但大多选用了标准、升斗、铢两斤等其时标准的衡量衡单位。而铢两斤权重单位的许多运用是汉代早年方书所不具有的。可见,东汉时期中药计量已呈现出体系化、标准化、精确化的容颜。

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医用分量单位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广泛运用“分”级。晋代《葛仙翁肘后备急方·治卒中五尸方》有“龙骨三分,藜芦二分,巴豆一分”[62]的记载,唐朝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甄立言《古今录验方》、王焘《外台秘要方》等均有以“分”值计量药物的药方记载。咱们晓得,汉代时期“分”是作为“寸”下的长度单位运用,不是权重单位。关于权重单位“分”的进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规则》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红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历来均之已久,依此用之。”[63]这儿“古称”是指汉代权制,阐明汉代没有“分”的权重单位。关于“古称”,《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论合和第七》也有类似的记载,并说到“神农秤”:“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则神农之秤也。……今依四分为一两称为定。”[64]这就是说,6铢=1分,4分=1两。值得留心的是,这两处记载,都以10黍为1铢,没有“累”。这与前文咱们分析的《汉书·律历志》“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100黍=1铢)”的记载相敌对。为此,有专家认为汉代也有巨细制之分,医药衡量衡选用“小制”的“神农秤”。可是若以此为据,则汉代医药衡量衡的“两”约折合今日1克,与当今专家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得出的15.625克或13.75克相差甚大。对此,姬航宇、仝小林等专家认为:“除说明为秦汉时特别医用小制外,亦可所以‘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传抄讹谬,尚待进一步考证。”[65]笔者附和此观念,认为有可以传抄脱轶之故,故在没有发现有确凿的出土文物和更多的文献记载佐证之前,汉代大约没有巨细制之分。关于晋至唐分量单位“分”的广泛运用缘由,丘光亮教师指出:“仅为称量便利而设。秦汉二十四铢为一两,多用于小型天平称量金银,至东汉今后,杆秤运用较为广泛,用来称草药的杆称,分度不必过细,故两以下只需在分红四份已满足称量对精度的需要。……四分为一两只是把二十四铢为一两粗分红四份,与二十四铢为一两并无差异。”[66]就是说,定四分为一两是为了便利草药的称量,陶弘?档摹8姆趾煲涣健本褪前岩涣降囊┪锞确趾焖姆莸囊馑迹运叛浴肮懦游┯蓄剑薹置薄V劣凇端匚省げ√燮谒氖匪档降摹耙栽笮骸⑹醺鞣浅#缦挝宸郑弦匀复椋蠓埂钡摹胺帧本烤故欠菔胺荨比允侨ㄖ氐ノ坏摹胺帧保勘收呷衔欠菔胺荨薄R馑际撬担迷笮骸资酰ú允鮗67])各十份、麋衔[68]五份,合研为末,每次取三指撮[69]的量空腹服下,然后再进餐。这种用法在后世医方中制造丸散中也常常用到,即均匀分红几份之意,不是衡量衡单位。此外,关于医用权重单位的“分”尚有一个细节,即北宋时期正式将唐代的“钱”作为法定的标准分量单位予以运用。“钱”下设了分、厘、毫等,皆为十进制,其间,10分=1钱。也就是说,作为分量单位的“分”,晋代至隋唐和北宋(含)后的衡值不一样。宋《和平惠民和剂局方·论合和法方中》也指出说:“古方药味,多以铢、两,及用水皆言升数,年代绵历浸远……其方中凡言分者,即二钱半为一分也。凡言两者,即四分为一两也。凡言斤者,即十六两为一斤也。凡言等分者,分外两之分,即诸药分量多少,皆同为等分也。”[70]

前文已分析,晋至唐巨细制并用,李唐王朝更以法典的方法清楚了巨细准则量衡的适用规模,规则测晷景、合汤剂、冕服制用四个方面用小制。可见晋代至唐朝医费用量衡仍然沿用汉制。当然,假定用的是其时的计量制,会特别标明“大升”“大两”等大制的字样,如《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8·治牛马家畜水谷疫疠诸病方第七十三》曰:“黄瓜、蒌根,贝母,桔梗,小青,栀子仁,吴蓝,款冬花,大黄,白藓皮,黄芩,郁金各二大两。”[71]《外台秘要·卷第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秦艽一两……上五味,切,以水一大升半,牛乳一大升,煮取七合,分为二服,长幼以意量之,一剂不愈,更吃一剂,试有用。”[72]没有特别阐明大、小字样的是小制。当然也有特别标出小制字样的,如《通典·卷六·食货·赋税》有“上党郡:贡人参三百小两……济阳郡:贡阿胶二百小斤、鹿角胶三十小斤”[73]的记载,阐明其时医药作业所用的是汉制(小制)。宋代沿续了唐朝巨细制的计量准则,药物称量亦是选用汉制。凡用其时大制的均会标出大两、大升等字样,没有标明的仍是小制。宋代医用计量的杰出特征是正式选用“钱”为法定单位,下设了分、厘、毫、丝、忽等十进(退)制。因为换算简练,遂逐步替代了之前的铢、分、两进制单位。值得留心的是,因为宋代药丹方型多为散剂、丸剂,加上戥秤的广泛使用,宋代药物的权重单位也就多以钱、分为主。从官修编订的《圣济总录》《和平惠民和剂局方》可以看出,宋代的药量为历代最小。到了明清时期,尽管计量衡值仍是有所增加,但计量制根柢沿用宋代。与宋代最大的差异是逐步沿用了其时广泛运用的衡量衡,而不再区别巨细制。明清两代的长度、容量与权衡制也根柢共同,并一向沿用到民国1928年《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的公布才逐步让位于推广开来的市制。建国后医药作业也沿用市制,直到国务院指示从1979年1月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概选用以“克”为单位的公制,我国医药衡量衡单位才全部进入公制期间。1986年7月1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计量法》施行,我国计量史掀开簇新的一页,从此各行各业的计量全部进入公制期间。

综上所述,从汉代至今,我国医费用量衡全体上可以分红四大期间:西汉至宋元的汉制时期、明清至民国1929年《中华民国衡量衡法》颁行前的不分巨细制时期、民国1929年——共和国1978年的市制时期、共和国1979年后的公制时期。

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历代医药方书也常常用到多种非标准性的计量单位,如方寸匕、刀圭、一钱匕、一字、杯、盅、枚、片、把、束、撮等。“方寸匕”“刀圭”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小型量具,“钱匕”是指汉代的通行钱银——五铢钱。对此三者,《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医学诸论》说明曰:“凡散药有云刀圭者,非常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云半钱匕者,则是一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74]这就是说,“方寸匕”状如刀匕,巨细为一寸正方;“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1刀圭=1/10方寸匕,1刀圭恰当于1粒梧桐子大,1方寸匕则为10粒梧桐子大,如今一般认为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一方寸匕药液约为2.7毫升;1刀圭为方寸匕的1/10,量则更小,1刀圭草木药末约为0.1克,金石药末约为0.2克。关于“一撮”(三指撮)的量,《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也有说明:“一撮者,四刀圭也。”[75]故一撮的量在0.4—0.8克之间。实践上,一撮的量很小,具体可量取0.5克支配或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撮一小撮,一般情况下不必细究。以“钱匕”是指用一枚汉代五铢钱量取药物,悉数掩盖钱匕药末不落时的量为1钱匕,约为2克;“半钱匕”为掩盖钱匕一半的药物的量,约为1克。五铢钱是铸成外圆形、内为方孔状,周围两边各刻有“五”“铢”字样,故“钱五匕”是指用一枚五铢钱刻有“五”字样那侧量取药末时的量,约为0.6克。其间“方寸匕”的运用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文蛤五两,上(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76]《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运用“钱匕”作为药物的计量:“大黄六两(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钱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77]此外,方书的计量单位中还用到“字”。据郭正忠先生考证,“字”作为方药计量单位见于北宋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该书多处运用“一字”剂量,如《卷下·诸方·凉惊丸》:“草龙胆、防风、青黛各三钱,钩藤二钱,黄连五钱,牛黄、麝香、龙脑各一字(匕)。”[78]又如卷下“栝蒌汤”:“栝蒌根二钱、白甘遂一钱,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79]咱们晓得,汉代的五铢钱上刻二字,汉今后铜钱一般都刻有四个字。所谓“一字”是指用一文铜钱量取药末盖住上面一个“字”的量。明代医家郎瑛在《七修类稿·卷二十二·辨证类》说明说,:“一字者,即钱文一字,盖二分半也。”[80]因为宋明清权重衡值非常接近,故今日一般认为一个“字”的量约为0.4克。此外,还有杯、盏、盅等往常饮水的用具,《和平惠民和剂局方·论合和法方中》论说曰:“凡煮汤,云用水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盅者,约三合也。”[81]这是用宋代其时通行的容量单位折算古丹方量。宋代1升?702毫升,故大盏约为700毫升,一中盏?350毫升,一小盅?210毫升。假定没有清楚指出巨细盏,1盏(杯、碗、盅)一般可以折合今日150—300毫升,具体可以根据方药体积、汤液的容量斟酌加减。另外,对用数量、拟量的计量单位,则取中等巨细的什物进行核算或比照即可,如《伤寒论》“理中丸……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82]“鸡子黄”即鸡蛋黄,去掉鸡蛋白剩下的有些,今日一般认为,“如鸡子黄”大约合9克。实践上,这还得看配丸中药方的构成是矿石药物多仍是草木药多,具体操作时把药丸搓成大致像中等鸡蛋黄那般大即可。

值得留心的是,关于以具体什物的数量(如颗、枚、个、粒等)作为计量单位的方药,今日学术界一般都要转化为分量单位。对此,笔者不敢附和,因为禀赋六合之气自可是成的单个个别什物的内部药气是彼此调和、天衣无缝的,不是平等分量的不一样个别药物的部分简略相加所能具有的。咱们晓得,中药看病的原则是以药气之偏纠正人体病气之偏,药气的调和有序至关重要。只需以无缺的药物入药才干坚持药气的无缺性和调和性,而且什物的个数仍是六合生成之数的反映,《伤寒杂病论》中大枣随表现不一样而运用不一样个数,如“桂枝汤”用大枣12枚:“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83]如“十枣汤”用大枣10枚:“芫花(熬赤)、甘遂、大戟各等分,右三味,各异捣筛,秤已,合治之。以水一升半,煮大肥枣十枚,取8合,去枣,内药末。”[84]“当归四逆汤”用大枣25枚:“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芍药三两、大枣二十五枚(擘)。”[85]“炙甘草汤”用大枣30枚:“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86]相同是大枣,为何桂枝汤用12枚,当归四逆汤用25枚、炙甘草汤又用大枣30枚?对此,刘力红教授指出:炙甘草汤是养阴的丹方,大枣用量30枚,30是偶数2、4、6、8、10之和,是为“群阴会”,正好与炙甘草汤的主治相合;当归四逆汤则是一张温养阳气的方,25是奇数1、3、5、7、9之和,是为“群阳会”,也与当归四逆汤的主治相合[87]。关于桂枝汤用12枚大枣的缘由,刘力红教授没有说明,笔者的观念是,桂枝汤是医治寒气束表的伤风病症,“12”对应的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的12经络,用大枣12枚即能使这12条气脉均能得到大枣药气的通行与和中之力;假定少于或多于12枚则药气不均,收效就不会如此便利。可见,什物个另外数目孕育六合之数,不是平等分量的药物可比的。行文至此,或有问曰:那能否把12枚、25枚、30枚改成12克、25克、30克?不能!缘由是:药物看病靠的是药气,咱们以药物实体之“数”来配药意图是为了非常好地使药物坚持药气的无缺有序。前文现已分析,“数”的本质是象,“象”和“数”的本质是“气”,“气”才是发扬作用的本源。而分量、克数都是人为的区别规则,不像天然构成的什物个别那样具有无缺的药气。换言之,六合生成之数是古圣先贤在长时刻调查、领会天然界万事万物气候的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其意图为了更便利、更直接地辅导咱们对客观世界的知道和临证的使用,咱们不能将其先后的逻辑次序倒置。因而,笔者认为,但凡以具体什物的数量作为方药计量单位的,均依照方书所载选择中等巨细的什物个数进行配药,这是提大学药看病水平的重要保证之一。至于以片、把、束等估量性的计量单位,可以以什物的体积巨细具体考量掌控,也不必变换成克数。这就需求为医者既要懂医、亦要懂药,明医识药、医药一体,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最佳还能亲自上山采药感触大天然的万千气候,尽管时刻有限,但这关于药性的知道掌控和临证医术水平的前进都大有裨益。

根据以上考论,为了直观起见,笔者将西汉至今的历代中药衡量衡与今日的换算联络列成表格如下,并命名为“历代中药衡量衡古今换算一览表”:

?

朝代

年代

(公元)

单位量值

1尺=xx公分

1升=xx毫升

1斤=xx克

西汉——元

?

前206——1368

23.1公分

200毫升

?

250克

1两=15.625克

明朝—

民国前期

1368—1928

32公分

1035毫升

596.8克

1两=37.3克

民国中后期—共和国1978年

?

1929—1978

?

33.3公分

?

1000毫升

500克

1两=31.25克

共和国1979年—

1979—

33.3公分

1000毫升

500克

1两=50克

?

?

?

?

?

?

?

秦——清——

民国1928年

(传统衡量衡)

?

?

?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丈

?

?

?

?

2龠=1合

10合=1升

10升=1斗

?

10黍=1累

10累=1铢

24铢=1两

4分=1两

16两=1斤

北宋(含)后增:

1两=10钱

1钱=10分

1分=10厘

1厘=10毫

民国1929年

——共和国1978年

(市准则量衡)

?

10分=1寸

10寸=1市尺

10市尺=1丈

1公尺=3市尺

?

1升=1000毫升

?

1市斤=16两

1两=10钱

1钱=10分

1分=10厘

共和国1979年——

(世界公准则量衡)

1米=10分米

1分米=10公分

1公分=10毫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升=1000立方公分

1毫升=1立方公分

1公斤=2市斤

1市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

?

?

一方寸匕?2.7毫升药液,?2克金石药末,?1克草木药末

一钱匕?2克;半钱匕?1克,钱五匕?0.6克

1刀圭?0.1克草木药末约,?0.2克金石药末1刀圭=1/10方寸匕

一字?0.4克? 一撮?0.5克(可用拇指、食指、中指撮一小撮)

1盏、杯、碗、盅?150—300毫升

数量性计量要具体核算什物的数量(如颗、枚、个、粒等)

拟量性计量要具体参照什物的巨细(如鸡子黄大、梧桐子大等)

估量性计量(如片、把、束等),以什物的体积巨细具体考量掌控,不必变换成克数

(以上三者,均以中等巨细什物为标准)

历代中药衡量衡古今换算一览表

?


[1]? 原文是:“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详见:《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1页。

[2] ?这四条规则参见郭彩琴:《逻辑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书社,2007年,第34—3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7页。

[4](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6页。

[5]?薛安勤、靳明春译注:《孔子家语今注今译》,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书社,1993年,第158页。

[6](汉)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1页。

[7]?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郑州:中州古籍出书社,2010年,第195页。

[8]?详见丘光亮:《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长沙:湖南教育出书社,2002年,第15—22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8页。

[10]?需要留心的是,“封建”转义是指西周封土建国的准则,本书选用此转义。关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共同六国到1911年辛亥改造这两千多年,笔者称为“中心集权的君主准则”。

[11](汉)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1页。

[12]?薛安勤、靳明春译注:《孔子家语今注今译》,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书社,1993年,第13页。

[13](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22页。

[14](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06页。

[15](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06页。

[16](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06页。

[17]?杨伯峻:《列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9页。

[18](清)胡承珙:《小尔雅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7页。

[19]?盛广智译注:《诗经》,长春:吉林文史出书社,2005,第188—189页。

[20]?丘光亮:《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长沙:湖南教育出书社,2002年,第57—58页。

[21](汉)许慎著,(清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考研[超话]#学校美育…来自前研艺术方案考研…插图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723页。

[22]?丘光亮著,张延明译:《我国古代计量史》,合肥:安徽科学技能出书社,2012年,第43页。

[23]?徐连达:《我国官制大辞典》,上海:上海大学出书社,2010年,第37页。

[24](汉)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07页。

[25](汉)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29页。

[26]?参见丘光亮:《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长沙:湖南教育出书社,2002年,第191页。

[27](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3页。

[28](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6页。

[29](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6页。

[30](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7页。

[31](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7页。

[32](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7页。

[33]?丘光亮:《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长沙:湖南教育出书社,2002年,第224页。

[34](东汉)班固撰,赵终身点校:《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2000年,第387页。

[35]?丘光亮著,张延明译:《我国古代计量史》,合肥:安徽科学技能出书社,2012年,第90页。

[36]?刘东瑞:《谈战国时期的不等臂称“王”铜衡》,《文物》,1979年第4期。

[37](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69页。

[38]?关增建:《量天度地衡万物——我国计量简史》,郑州:大象出书社,2013年,第107页。

[39]?关增建:《量天度地衡万物——我国计量简史》,郑州:大象出书社,2013年,第107—108页。

[40]?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收拾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书社,1978年,第132页。

[41](汉)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317页。

[42]?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收拾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书社,1978年,第123页。

[43]?丘光亮:《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长沙:湖南教育出书社,2002年,第266—279页。

[44]?柯雪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疑问》,《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

[45]?李宇铭:《原剂量经方治验录》,北京:我国中医药出书社,2014年,第36页。

[46](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411—412页。

[47](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412页。

[48](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1页。

[49](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 1955年版。

[5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94页。

[51]?此处“中外”指华夏表里,泛指北宋全国。

[52](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97页。

[53]?姬航宇、仝小林、冀博文、刘文科、甄仲:《我国医费用量衡打开概略》,《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月第10期,第76页。

[54]?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我国的权衡衡量》,北京:我国社会科学出书社,2008年,第410页。

[55](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359页。

[56]?丘光亮著,张延明译:《我国古代计量史》,合肥:安徽科学技能出书社,2012年,第152页。

[57]?具体内容参见关增建、孙毅霖、刘治国、苏敬:《我国近现代计量史稿》,济南:山东教育出书社,2005年,第82—87页。

[58]?关增建、孙毅霖、刘治国、苏敬:《我国近现代计量史稿》,济南:山东教育出书社,2005年,第159页。

[59]?丘光亮:《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长沙:湖南教育出书社,2002年,第635页。

[60]?周德生、何清湖编著:《<五十二病方>释义》,太原:山西科学技能出书社,2013年,《导读》有些第1—2页。

[61]“数量”“拟量”“估量”的提法来自程先宽、范吉平、荆志伟、李雪梅:《古方医药之质变》,《我国计量》,2010年第12期,第55页。

[62]《葛仙翁肘后备急方》,《道藏》第33册,第11页。

[63](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我国中医药出书社,1999年,第63页。

[64]《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35页。

[65]?姬航宇、仝小林、冀博文、刘文科、甄仲:《我国医费用量衡打开概略》,《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月第10期,第76页。

[66]?丘光亮:《我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长沙:湖南教育出书社,2002年,第374—375页。

[67]?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标明东汉之前白术、苍术没有区别。

[68]?即鹿衔草。

[69]?即拇指、食指、中指指端合撮的量,为几克量,“三指撮”言其量之小。

[70](宋)和平惠民和剂局编:《和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7年,第306—307页。

[71]《葛仙翁肘后备急方》,《道藏》第33册,第110页。

[72](唐)王焘:《外台秘要》,太原:山西科学技能出书社,2013年,第69页。

[73](唐)杜佑著,颜品忠等校点:《通典》(上),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60—62页。

[74]《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35页。

[75]《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35页。

[76](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收拾:《伤寒论》,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5年,第57页。

[77](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收拾:《伤寒论》,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5年,第56页。

[78](宋)钱乙著,阎孝忠编集,郭君双收拾:《小儿药证直诀》,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6年,第43页。

[79](宋)钱乙著,阎孝忠编集,郭君双收拾:《小儿药证直诀》,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6年,第48页。

[80](明)郎瑛:《七修类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6页。

[81](宋)和平惠民和剂局编:《和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7年,第306—307页。

[82](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收拾:《伤寒论》,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5年,第106页。

[83](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收拾:《伤寒论》,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5年,第26页。

[84](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收拾:《伤寒论》,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5年,第60页。

[85](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收拾:《伤寒论》,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5年,第96页。

[86](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收拾:《伤寒论》,北京:公民清洁出书社,2005年,第66页。

[87]?刘力红:《思考中医——对天然与生命的时刻解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书社,2006年,第315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