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考研笔记第五章战国(前475-前221)_吴起(中国史考研资料百度云)



第五章 战国(前 475-前 221)

三家分晋:韩、赵、魏灭智氏后,又三分晋公室领地,并于公元前 420 年暗杀了形同虚设的晋幽公。由此韩、赵、魏分别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公元前 403 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时晋侯已沦为附庸,公元前 376 年韩、赵、魏最终废了晋静公,复又三分其残余领地,晋灭。

战国时代:从公元前 475 年起到公元前 221 年止,共计 254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七个大国并峙称雄,合纵连横,争战不断。兼并战国的结果是统归于秦。这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时代。从春秋到战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的变化。还是从诸侯割据称雄的国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渡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完成了这个历史的转变。总之,上承春秋,下迄秦,完成了从诸侯割据称雄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转变。

一、战国各国的变法

1.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1)魏国魏文侯时期(前 445-前 396)李悝是战国前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在魏文侯时期任相国,在列国中率先进行变法。

(2)变法的内容主要有:

①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②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土地的效力和潜能,提高粮食产量,使国家富强。③实行平籴法,维持经济秩序。丰收之年由国家用平价购进余粮储备起来,灾荒之年国家将丰年储备的粮食平价出售,稳定粮价。

④建立法律制度。颁布《法经》,在社会上宣传《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加减刑罚)六篇,提倡法制。

⑤魏文侯还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严格的挑战、训练和对士兵考核。

李悝的变法取得了成功,使魏国很快富起来,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

2.吴起变法

(1)吴起:吴起是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熟谙兵法,善于用兵,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魏文侯是欣赏吴起的才干,任他为西河守。魏文侯死,吴起受到政敌的排挤,自魏入楚,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前 382 年,被提升为令尹,主持变法。

(2)内容: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变法的内容散见于典籍中,归纳如下:

①废除贵族特权,”三世而收爵禄”,”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②裁汰冗员,精简无关紧要的职官,节省经费用以训练军队;③整顿吏治,对官吏提出严格要求。

(3)影响:① 楚悼王死后,吴起被旧贵族射杀,变法也随之失败,但变法却在楚国贵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②吴起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③使楚国力迅速强盛。楚自庄王以后,又一次打到黄河岸边,使中原国家刮目相看。④吴起又以战略家的眼光,向南扩展疆域,江南归入楚国势力范围。

3.商鞅变法

(1)商鞅: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后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 359 年,卫鞅见秦孝公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2)公元前 356 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①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②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④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公元前 350 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①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②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③迁都咸阳,修建宫殿;④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⑤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⑥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大治。

意义:①破除奴隶制度,巩固了封建关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②顺应了封建发展的历史趋势,使秦国成为战国最先进的国家。③富国强兵,为日后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4.其他国家改革

(1)齐威王改革:齐威王即位初期,一度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严重局面。针对齐国“百官荒乱”的局面,齐威王在淳于髡和邹忌的协助下,对吏治进行了整顿,同时要求广开言路,鼓励臣民书谏谤议。将齐国从封闭专制的政治羁绊中解放出来。从此齐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国力也随之强盛起来。

(2)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战国前期,韩国政治混乱,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 355 年,韩昭侯起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改革。申不害提倡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所讲的“术”,主要是指国君任用、监督和考核臣下的方法。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诸侯不来侵伐,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3)赵国的改革:赵国继魏国之后也进行了改革。赵烈侯时,公仲连任相国,他主持了赵国的改革。公仲连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化人民、建立选官制度和改善财政方面。公仲连推荐了牛畜欣、荀欣、徐越等三位有才之士。他们分别向烈侯提出了改革的建议,“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委三人以重任,并奖赏荐才有功的公仲连。

胡服骑射: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前 325-前 299)吸取了北方少数民族骑马作战的优点,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发展骑兵,开拓北地。胡服骑射虽然引起贵族的不满,却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赵惠文王(前 298-前 266)继位后整顿内政,于是「民富而府库实」。当时楚、齐相继衰弱,赵国因此成为唯一能与秦国争雄的强国。

(4)燕国的改革:燕国的改革始于燕王哙(前 320—前 314 年)。六国的改革早已完成,致力于合纵连横,而燕国尚未改革,国弱民贫,处境险恶。燕王哙苦身忧民,“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甚至亲自参加农耕活动。昭王即位后,“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经过昭王的励精图治,燕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

5.中央集权的形成

(1)官僚制度

①选拔官吏的方式:一是通过军功入仕。二是荐举。大臣和接近国君的人,直接向国

君推荐人才。三是游说自荐。战国时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与传统的宗族世袭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打破了宗族世官制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使众多的才能之士步入政坛,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空前提高。

②战国时代,各国对官吏的报酬,逐渐采用俸禄制,官吏依赖国家的俸禄维持其生计。俸禄的多少取决于官位的高低,卿相可“
中国史考研笔记第五章战国(前475-前221)_吴起(中国史考研资料百度云)插图
食禄千钟”,最小的官吏则为“斗食”。

③为督促官吏尽职尽责,战国时代创立了考核官吏的制度,最主要的考核方法称为“上计”。

上计制度: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上”是上报、呈报的意思;“计”就是“计书”,指统计的簿册。战国时,上计在年终进行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国君将券剖分为二,国君执右券,官吏执左券,以备考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里去报核,由国君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如果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指标,就要受到免职或降职的处分,政绩显赫者则予以升迁,赏罚分明。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 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

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

(2)郡县制度

①郡的起源可以溯到西周时代,但郡的普遍设置则是在春秋晚期。郡起初多设在边远荒凉之地,因而郡的面积较大,但地位比县要低。

②县的起源在西周中期,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地方上设县进行管理。楚国设县的主要途径是灭国置县,晋县则主要是在旧贵族封邑的基础上设置。

③后来出现在郡设县的情况,于是郡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低县一等演变为高县一级,最终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组织。

④战国时代的郡多设在边地,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后来随着战国时代兼并战争的日益剧烈,各国在中原地区的边境也陆续设郡,强国交界处设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战国后期,郡逐步由军区向政区过渡,郡守也从单纯的军事长官向统管全郡军政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演变。

⑤战国时期县的设置有总体的规划,每县的面积和户口数量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人口和土地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各县直属于国君,县级长官由国君任命,乘承国君意志,按照国家法令治理县政。大县设令,小县设长,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和较为完备的地方政府的职能。

(3)军事制度

①战国时代,为了适应频繁激烈的兼并战争,郡县征兵制建立,各国还建立了常备兵制度。

②春秋以前,战争的主要方式是车战;战国时代,步兵迅速发展起来,骑兵的出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成为与步兵和车兵并重的三大兵种之一。

③春秋战国时代的武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春秋时代武器都是铜制的。战国时代,由于冶铁技术的发明和提高,矛、戟、剑等兵器逐渐改用铁制。

④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步兵成为军队的主体,车兵降居次要地位,大规模的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车阵的冲击战,大规模的持久战,在战国出现。

(5)法律制度: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以下克上的夺权事件层出不穷。进入战国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传统的礼乐制度被彻底破坏。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二、战国经济的发展

1.水利工程的兴修

① 魏国西门豹治理漳水,使邺地的盐碱地得到改良。“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②各国之间通渠挖沟,并利用原来的河道,组成水利网。

③对黄河的治理,大量地修筑堤防。由于黄河水距堤较远,人们还可以在河滩种植庄稼。

④战国秦国李冰父子领导修筑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李冰父子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泽被后世,变水患为水利,使成都平原千里沃野,成为“天府之国”,还可以通航以行舟船。当地人民修庙纪念李冰父子,称为二王庙,历代香火不断。

⑤秦国郑国渠,韩为延缓自己的灭亡,派出水工郑国西入秦,建议秦国兴修水利,被采纳。郑国乃从今陕西泾县西北引泾水进入洛水,全长 300 多里。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⑥楚国在楚大夫子思的主持下修建芍陂(安徽寿县) ,是淮南地区著名的大型陂塘蓄水工程。

2.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 铁农具的普遍使用。

②畜力耕田的推广,主要为牛耕。

③施肥技术的进步,主要有农家肥和绿肥。

④农业产量的提高,稷(粟)、黍、稻、麦、大豆。

3.手工业:男耕女织,琉璃技术。

4.商业的发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出现了陶朱公、吕不韦等著名商人。

5.城市的发展 :大商业城市。东周王室的都城洛邑和山东定陶都被称为“天下之中”,乃诸侯四通、

货物交易的繁华之地。 齐国的都城临淄,楚国郢、工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促使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从而出现了这些大的都市、都会。城市的形成又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三、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1.战争的背景与性质

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用于战争的武器改为铁制弩机、云梯、钩拒皆是新的武器品种。

②在兵种方面,战车部队退居次要地位,而步兵、骑兵,成为先进的兵种。

③战争的方式规模也逐渐升级,野战、包围战、持久战代替车战。

④诸侯各国更加注意边境的防卫,都修建了长城。

⑤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对土地的兼并,以割城灭国为目的,是兼并战争。

2.魏国独霸中原(前 413-前 341 年)

(1)前期: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吴起推行武卒制,等改革之后,国力迅速增加,开始向外扩张。灭中山,御西秦,败强齐,文侯武厚霸业初兴。

(2)魏惠王的统治:成为诸侯领袖

①迁都大梁;

②兴修水利,开运河,修河堤;

③筑长城,防御西秦。

(3)衰落:

①魏国自魏惠王开始,三晋关系破裂,三晋关系由团结一致到相互攻伐,大大削弱魏国。

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人才的摒弃,商鞅、孙膑等成了他国强大原因。

③魏国迁都大梁以后,地处中原,无险可守,魏国遂成为天下之兵的攻击目标。

④齐国经过齐威王的改革发展壮大,开始成为魏国的强敌。秦国等都进行改革。

⑤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公元前 354 年,赵国为了扩张,占领了卫国的刚平之邑,卫臣服于魏。次年,魏惠王号令诸侯以伐赵国,攻破邯鄣。赵国在国都被占领的情况下,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以救赵国。齐军以兵攻魏之襄陵,魏军虽然攻破邯郸,但却不得不紧急收兵保卫魏国,以击齐兵。魏、齐二国军队在桂陵相遇,齐军以逸待劳。两国交兵,齐国一举打败魏军,重创魏军。

⑥马陵之战:魏惠王二十八年(前 342),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次年,齐威王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师,其兵伐魏救韩,直走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太子申、庞涓率兵十万迎战。孙膑以“减灶诱敌”之计,制造齐军大量逃亡假象,迷惑魏军。魏太子申、庞涓以为齐军怯,率少数精锐轻装兼程追赶。齐军在马陵险要处设伏。待魏军进入包围圈,万弩齐发,大败魏师,虏魏太子申,庞涓自杀。从此魏国霸业衰败。魏国元气大伤,独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而齐国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以大国的姿态登上战国的政治舞台。

2.秦齐对峙与秦赵大战

(1)崤之战后秦一直被强晋御于西部,经过秦穆公的独霸西戎与秦孝公的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公元前 328 年秦终于打败魏国,扫清障碍,向东发展。

(2)合纵连横

①连横:前 328 年。张仪入秦,大倡连横之说,拆散东方诸国联盟,游说各国事秦,声称这样才能免受秦国的威逼征伐,以求安宁。

②合纵:魏人公孙衍,是合纵的倡导者。号召山东六国联合,以抵抗秦的蚕食和吞并。

③合纵、连横的轴心之国是魏国,魏国都于大梁,交通便利,是各国攻伐征战的必经之地。魏、秦连横,张仪相魏。张仪相魏,实利秦国,欲一摇而动天下,使各国仿效魏国与秦连合。

合纵连横:战国时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国拉拢某些弱国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以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不能持久,最终为秦各个击破。一说南北为纵,六国地处南北,故南北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六国在东,故东方六国事秦谓之连横。公孙衍、苏秦、张仪、李兑等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④当秦国逐渐发展强大后,对山东六国构成威胁。在公孙衍、陈轸等人的奔走组织下,齐、楚、韩、赵、魏五国联合起来,以伐秦自保。“五国攻秦”之役, 第一次五国合纵伐秦,由魏国发起。楚怀王虽为五国合纵伐秦的纵长,但在攻秦战役中并不卖力,合纵攻秦的五国心又不齐,各怀私心,所以这次五国伐秦之役以失败告终。

(3)楚国由盛而衰 “五国伐秦”之役中,齐、楚并未积极参战,在韩、魏被迫向秦靠拢时,齐、楚也相应地结成了联盟。秦认为必须拆散齐楚联盟,方能打击、削弱楚国。为了离间齐、楚关系,秦派张仪前往楚国。秦假意要把侵占的楚的商於之地六百里归还于楚国,其条件是楚必须闭关绝齐。公元前 280 年,秦将白起攻取了楚国的鄢邓二城,公元前 278 年,白起又攻取了安陆(今湖北安陆县),继而攻破了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秦以郢为中心,建立南郡。这一次战争,楚国失去国都以及江汉流域的故地领土。楚国的上国之兵及保卫国都的王室主力被击溃,楚遭到沉重地致命打击。从此,楚国的盛世成为历史,楚国开始走上衰败灭亡的道路。

(4)燕国破齐

①当秦把楚当做进攻的重点时,而把齐当做拉拢的对象,采取与齐连横的政策。因当时诸侯国君皆称王,公元前 288 年,秦与齐相约称帝。秦昭王在宜阳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在诸侯国的激烈反对之下,秦、齐又被迫放弃帝号。

②燕国在发生“禅位子之”事件而内乱时,齐国乘机袭破燕国,使燕臣事于齐。燕昭王即位后,思欲报仇。他一方面招纳贤士,任用乐毅、剧辛等,另外又派出苏秦到齐国去做反间,游说齐国攻宋,而放弃对燕国的注意,即“代燕不如代宋之利。”

③齐、楚、魏三分宋地,齐国得到的最多,占有宋的大部分领土,齐国势力大大增强。齐似乎有吞并天下之志,诸侯各国都感到威胁,天下共同攻齐的形势出现了。

④公元前 284 年,秦、魏、韩、赵、燕五国伐齐。燕国经过 28 年的准备,民殷国富,士卒勇战。五国攻齐之时,燕乐毅率兵参战,并成为战争的重要指挥者。半年之间,燕攻下齐国 70 多座城市,除聊、莒、即墨外,齐城皆属燕国。齐国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

⑤六年之后,齐国在将军田单的率领下,进行反攻,一举赶走燕国军队,恢复了齐国。齐虽复国,但复国后的齐元气大伤,永远失去了强国的地位。

(5)伊阙之战 :秦昭王时期,魏国贤士范睢在魏受到迫害,几至於死,逃到秦国以见昭王,献远交近攻之策。秦昭王任范睢为相,开始进攻韩、魏。 公元前 293 年,秦将白起与韩、魏大战于伊阙,斩韩、魏士卒 24 万。韩、魏惨败。秦俘获了魏将公孙喜,并攻获魏国五座城池。魏国灭亡之势已成。 韩国已沦入秦的掌握之中。 伊阙之战使、魏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在秦国的猛烈进攻之下,韩魏毫无还手之力。大量城池被秦攻占,韩、魏只好割地求和以苟延残喘。

(6)长平之战:战国后期秦国大败赵国的战役。秦昭王四十五年(前 262),秦将白起伐韩,取野王,决断上党通韩都之路。上党郡守冯亭以上党献赵,以联赵抗秦。赵孝成王受地,使廉颇率军守长平以拒秦。廉颇以秦军攻势正盛,乃筑垒固守,与秦军相持达三年之久。前 260,赵王中秦相范雎反间计,使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空言兵法,无实战经验。既至军,一反廉颇监守战略,率大军盲目出击。秦将百起正面佯装败走,另出二支奇兵袭赵军后路,结果赵军被包围,粮道断绝,只得筑壁监守以待援军。秦王闻赵困,亲至河内,征发民年十五以上者悉至长平,阻绝赵救兵及粮运。赵军困守四十六日,饥饿难忍,竟至杀人为食了。赵括分兵四队,轮番急攻,终难突围,遂亲率精兵搏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皆降。白起仅释幼、弱者二百四十人归赵,余皆坑杀。长平之战,赵前后所亡四十五万人,主力损失殆尽。秦军亦死者过半。秦、赵战争,使兼并战争后期唯一能够对秦起抑制作用的赵国被削弱,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7)窃符救赵:秦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平原君数请魏安釐王及信陵君出兵救赵。五十年,魏王使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往救,畏秦,命鄙留驻于邺(今河北临漳),持两端以观望。信陵君请魏王命晋鄙进军,不听。信陵君遂用侯嬴计,请魏王所宠如姬窃得兵符,携勇士朱亥赴军中用铁锤击杀晋鄙,夺得兵权。旋挑选精兵八万。进击秦军。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赵国遂安。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符身为铜质,虎形,有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留存朝廷或君王,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调发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到地方验合,方能生效。盛行於战国、秦、汉。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如“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韩将庶虎节”存半符,呈伏虎状,符身阴刻铭文“韩将庶信节”等十字。表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国君掌握军队的征调大权,实行凭“虎符”发兵的制度,且管理制度严密。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就要有君王符命,但如有烽火报警,则不必会君符,即可采取行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征调军队需以皇帝“虎符”为凭。

3.秦国统一

(1)公元前 246 年,秦王政即位,是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2)公元前 241 年,山东各国又相谋合纵,为了保护自己,再做一次努力。这次合纵以楚考烈王为纵长,春申君负责具体的指挥。 然而,此时山东诸国的情况已不能与战国前期相比了。秦在与诸国战争中采取杀伤有生力量的措施,使诸侯各国元气丧失殆尽。这个时期诸侯列国的合纵伐秦,犹如群羊围攻猛虎,其失败是必然的。当诸侯兵至函谷关时,秦国出兵,山东各国也就不战而退,相继败走了。

远交近攻 :公元前 266 年,秦昭王驱逐了擅权的魏冉,改用范睢为相,积极推行范睢的“远交而近攻”策略,先把斗争的重点放在近旁的三晋,对地处较远的齐楚暂置不顾,认为如此才能“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这样既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取的土地。

(3)公元前 238 年,秦王政 22 岁,在雍蕲宫举行加冕礼,亲政。他就是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秦王政、肃清了嫪毐、吕不韦等内部的反对势力,把政权完全控制自己手中,为秦国荡平宇内,并吞八荒扫清了道路。

(4)秦的统一战争

①前 230 年,秦派内史腾进攻韩,俘虏了韩王安,尽收韩地。秦国得韩地而置颍川郡。

②前 229 年,秦派大将王翦率兵伐赵,秦人使反间计,诬李牧,赵王自毁长城,前 228 年,秦军攻赵,杀赵葱,败颜聚,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灭亡。赵公子嘉率其族人数百奔代郡,自立为王。代王与燕联合以自守御秦。

③前 227 年,燕太子丹派出刺客荆轲刺秦王。行刺未遂被杀,计划落空。前 226 年,秦王大举攻燕。秦大将王翦破燕都蓟城。燕王及太子丹率其余兵走保辽东。秦大将李信追之,燕王被迫杀太子丹以献秦。

④公元前 225 年,秦大将王贲围大梁,掘泽水灌大梁,三月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⑤公元前 225 年,秦王政问大将李信及蒙恬率 20 万军队伐楚。秦军大败。秦王政听到李信失败的消息,立即亲自去请王翦。王翦率大军 60 万南伐楚国,前 223 年,秦灭楚国,设立九江郡、长沙

郡。⑥秦又以楚地为基地,南征百越之君。公元前 222 年,秦降服越,设立会稽郡。

⑦公元前 222 年,秦又派王贲率大军进攻燕,俘虏燕王喜,燕亡。王贲回军途中,攻代,俘虏了代王嘉,赵国最后灭亡。

⑧前 221 年,秦兵挥军向南攻齐,俘齐王建,齐国灭亡。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从秦灭韩起,共用 10 年时间,秦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战国封建割剧局面结束,一个新的封建的中央专制主义的秦王朝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四、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参与政治;诸侯纷争,各国国君礼贤下士 ,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宽松的环境。“百家”一语始见于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言百家者,泛指其多,汉班固据刘歆《七略》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各派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如 观、认识观、人性论、名实关系、伦理礼法以及各种政治主张。“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又互相影响,“辟犹火水,相灭亦相生”。百家学说中的命题包含着后代许多学说的萌芽形态,成为后代思想家的思想数据和理论形式,并被加以改造和发展。

(1)墨子和墨家

①墨子(约前 468—约前 376 年),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他曾接受儒家教育,当过木匠,创立墨家学派。

②墨家特点: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领袖称为巨子,所有墨者都听从其号令。热衷工艺技术,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军事知识,是从手工业者、农民中上升起来的,占有一定财富但还没有脱离生产劳动的私有者。他们代表手工业者。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

③墨子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④核心是兼爱,认为社会上一切人只有“兼相爱”,才能“交相和”,因此反对战争,主张“非攻”。“尚同”、“尚贤”是实现“兼爱”、“非攻”的具体办法,要求打破阶级限制选拔贤才,实现统一。

⑤ “节用”、“节莽”、“非乐”、“非命”,既是对当时掌握国家政权的“王公大人”奢侈腐化

生活和垄断政权的批判,也是墨子对自己“兼爱”贤人政治的具体设想。“节用”,反对王公大人奢侈腐化的生活。“节葬”,是反对儒家鼓吹的厚葬; “非乐”,生活俭朴,认为音乐、舞蹈都是无用的。非命,认为“农与工肆之人”都可以当官,反对“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定论,。“天志”、“明鬼”,则是墨子宣传自己政治主张所利用的宗教迷信工具。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鬼是存在的,把天和鬼作为制裁、恐吓当时掌权的“王公大人”们的一种工具。十大学说有机地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墨子的完整思想体系。

⑥三表法:在认识论上,墨子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第一要“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其次要根据“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要“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

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集录,是研究墨家思想的可靠材料,比较好的本子是清朝孙治让《墨子闲诂》。《墨子》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包括对力学、光学、几何学都有所认识,并对这些现象和学问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这是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表明了我国先秦时期的科学水平和成就。

(2)孟子与儒家

①孟子(前 371-前 289 年),名轲,是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教育甚认真(孟母三迁)。他得孔子孙子思门人的传授,自以为是子思的学生。曾到宋、魏、滕、齐等国游学,也曾为齐国官员。后以讲学为主。

②思想主张:

a.政治上主张温和的改良,以仁政治国,即王道政治。仁者无敌。

b.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巩固小农经济,让人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c.反对战争,“春秋无义战”。

d.主张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之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孟子·尽心下》。

e.主张性善说,四端化为四德(仁义礼智)。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奠基人,被后世尊为“亚圣。” 儒家学说以等级为内容的礼制思想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是维护王权的理论;但其主张仁政治国及王道政治,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③荀子:(约前 313—前 238 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法家学者韩非

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是承儒启法的重要思想家和学者。晚年在齐受谗,至楚国,春申君任之为兰陵令,终死在兰陵。

④a.荀子认为礼、法都是治国治民的根本。主张以礼治国,隆一而治,王权集中,天下必分贵贱之等级,并带有法家思想的倾向。主张尚贤,

b.主张以民为本,才能国富君安。对待百姓应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具有民本主义思想

c.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恶。

d.荀子认为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物质是形成万物的基础。大自然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e. “荀子不迷信,不相信灾异,认为天行有自己的规律,人可以利用这种规律,使之为人服务。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又一个光辉的哲学命题,表现人类战胜自然的意志和魄力。

f.在认识论方面,认为认识事物必先用目、耳、口、鼻、体等得到最初的感性印象;然后再用心去综合分析这种感性认识,从而得到较全面的理性认识。

(3)道家与庄子

①庄子(前 369-前 286 年),名周,宋国蒙地人。曾为漆园吏,即管理漆园,又征收漆税,有时以打草鞋为副业,可能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又有所发展,在政治思想方面,表现了对前途完全绝望的情绪。

a. 庄子也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对待人民也要顺其本性,无为而治。庄子鄙视富贵,对上层贵族统治者表示极大的愤慨,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

b. 创立了先验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以“道”作为他哲学观点的核心和基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老子的“道”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性的东西,而庄子所说的道是主观精神的东西了。老子、庄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完整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的学者。

c. 相对主义:庄子否定世界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人为高下、好恶、是非、真假、贫富、祸福、生死等等什么都是一样,成了绝对的相对主义。庄子取消了老子思想中积极性的东西,而把他的消极思想发展到了极点。“齐物我,等生死”。

d.逃避现实,精神麻醉。

e.《庄子》文章写得很好,想象丰富,优美动人,从文学角度来看,有一定地位。《庄子》分为内7 篇,外 15 篇,杂 11 篇。

(4)法家与韩非子

①法家: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

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②韩非:(约前 280-前 233 年):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韩国公子,曾与李斯师事荀卿,善著书。韩非子的《孤愤》、《五蠹》等传到秦国,秦王政见之,甚悦,乃急攻韩,索取韩非,韩王乃使韩非使秦。但是在秦国,韩非遭李斯、姚贾的谗害而死。

③韩非思想概况:

a.主张发展进化的史观,认为是历史向前发展的。

b.主张君主专制,国君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法势术缺一不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哲学思想上,认为天下万物之本是“道。”韩非子赋予“道”更多的政治性。韩非子研究“道”,是为了让国君以知“万物之源”、“善败之端”,是为政治服务的。

d.认识论方面是唯物的辩证的,反对龟卜蓍筮。韩非子认为,把复杂的事物比较分析,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他的认识论是为政治服务的。

5.其他学派

①阴阳学派:鼻祖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邹衍。邹衍提出了“五德转移”的学说。“五德”,就是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所演绎的德行,即《尚书·洪范》所说的“五行。”邹衍把水、火、金、木、土演绎成五德,与朝代兴衰相附会。 邹衍认为,五德相胜相克,即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五德的相胜, 邹衍把五德相胜相克的理论与人世间王朝的更替变化相附会,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转移受五德转移相胜说的制约,从而使之具有了神秘的色彩。

②名家:是一个探讨名、实关系的学派,名家研究名、实关系,具有丰富的思辩性和逻辑性。

名家最有名的学者是公孙龙。公孙龙、赵国人。公孙龙反对战争,主张偃兵,兼爱天下。他主张以仁义治国,反对暴政,具有儒家思想倾向。 公孙龙最著名的是“白马非马”的论点。

③兵家:孙膑,齐国人,生于阿鄄之间。司马迁认为孙膑是继孙武的后代子孙。 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孙子宾法》和《孙膑兵法》。孙膑曾为齐威王之军师。创造“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等军事方略,显名于世,并著有《孙膑兵法》。其兵学思想与孙武相似,具有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孙膑更重视战争中的阵法、士气、选卒、维护军令的威严等。

④农家:许行,战国时期楚人。他假托“神农之言”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关于许行,史书记载不多,《孟子·滕文公》记载了一些有关许行的思想和活动。在商业主张童叟无欺,在农业主张君民并耕,反对不劳而获;政治方面,希望有一个贤明的国民,实施仁政,来实现他君民并耕的思想;许行为代表的农家追求的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是世外桃源式的幻想。

⑤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⑥纵横家:游说之士,张仪、苏秦。

2.文史艺术

(1)历史著作

①《左传》是春秋战国史学的伟大成就。一般认为《左传》为春秋时期的瞽史左丘明所做。《左传》成书年代在战国,记载了上始鲁隐公元年 ( 公元前 722 年 ) ,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 公元前 468年 ) 计 255 年的历史。《左传》史实丰富,文辞优美、生动,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先秦历史的必读书籍。《春秋》三传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 722 年,讫于公元前 479 年即孔子卒年。《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②《国语》亦是记载春秋历史的重要文献,战国时成书。《国语》包括《周语》、《晋语》、《楚

语》、《郑语》、《齐语》、《鲁语》、《越语》、《吴语》等。该书偏重于记载各国贵族的言论,

属于《语》一类的书。 相传《国语》亦是丘明所著,《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它保存了不少春秋时代各国的史料,《国语》的成书亦在战国。

③ 《战国策》:汉朝刘向编辑的一部关于战国时代纵横家游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分为十二国(除七雄外,有东周、西周、宋、卫、中山)。现在流行的本子,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战国策》,巴蜀书社《战国策新校注》等。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可订正其错误。

④《竹书纪年》该书是战国时期魏国编年体的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现在有范解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 1956 年版,在王国维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方诗铭也有新本出版,可供参考。

(2)文学艺术

①屈原与《楚辞》。屈原是楚怀王的左徒,很得楚怀王的信任。楚国政治日益腐败,他悲愤之极,於旧历五月五日,投长沙附近的汨罗江而死。 屈原在放逐中,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汉书·艺文志》载屈赋二十五篇。其作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有《离骚》、《远游》、《渔父》、《卜居》、《九章》,是写作者被放逐后的苦闷心情,表现作者对故国强烈的热爱。第二类主要是《天问》,是作者在流放中,对自然界、古代史迹发问的诗篇。第三类作品《九歌》,是作者利用楚地的神话、民歌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歌。

《楚辞》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所作。《楚辞》以其磅礴雄伟的气势,丰富浪漫的想象,优美清新的文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屈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期,以《离骚》为代表的楚国辞赋确实形成一个文学的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②战国时期的许多墓葬中都出土有编钟、石磬等乐器。

《礼记·乐记》是一篇研究音乐的文章。该文研究了音乐的起源,是“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论述了音乐的作用、种类、意义等。《乐记》及《荀子·乐论》皆是研究音乐理论的学术著作。

③先秦时期,凡有大事皆需行礼作乐。如战争有军乐,婚庆有喜乐,丧有哀乐等。

④水陆攻占铜鉴

⑤男子御龙舟帛画

3.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①《四分历》:周烈王时,即公元前 370 年左右,我国出现四分历,包括《颛顼历》和《殷历》。四分历规定一年为 365 又四分之一天,十九年之中置七闰,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

②二十八宿名称按顺时针排列:角、亢、氐、方、心、尾、箕、斗、牛、女、虚、危、西萦、东萦、圭、委女、胃、矛、毕、此 ( 隹 ) 、参、东井、与鬼、酉、七星、张、翼、车。

《吕氏春秋·有始览》这里不仅记载了二十八宿的名称,还记载了星宿在天空中的方位。

③《甘石星经》:齐国的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石申著《天文》八卷,后来合编为一书,名叫《甘石星经》。观测上:在木星三号卫星发现上,比意大利伽利略等早二千年,甘、石星经所测定的恒星纪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④1973 年长沙马王堆 3 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其中有一部《天文气象杂占》,是战国时代的作品。该书绘有二百五十幅云气、彗星、恒星的图象,其中有二十九幅是绘有各种形状的彗星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图。

(2)医学

①扁鹊:号称神医。扁鹊是齐人,曾师事长桑君,得长桑君秘传禁方,能知人体中五脏之症结。扁鹊是我国中医脉胳学的创始人。创立的中医学是科学的,他的“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至今仍是我国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

②《黄帝内经》:春秋战国医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包括《

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标志着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创立。

(3)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周礼·冬官·考工记》就是记载周代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著作。根据《考工记》的记载,当时的生产部门有“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 “攻木之工”,详细地记载了车的制作方法, “攻金之工”,介绍了青铜合金配比的知识。《考工记》还介绍了“攻皮”,“设色”,“刮摩”,“搏埴”等技术经验,对当时和后代的社会生产又有指导作用。

②《墨子》:《墨子》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包括对力学、光学(小孔成像)、几何学都有所认识,并对这些现象和学问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这是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表明了我国先秦时期的科学水平和成就。

微信公众号:历史学研考研营,获取更多资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