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散记牛大勇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博士研讨生交流项目梗概_我国



copyright ? 这篇文章获得作者和“汹涌新闻”授权刊发。如需转发,请在后台留言。相片由作者自己供给。谨称谢忱!

作者介绍

牛大勇,北京大学前史学系教授,北京市前史学会常务理事,中美联络史专业研讨委员会理事,教育部高级学校前史学科教育辅导委员会副主任,获国务院“政府特别补助”。曾任北京大学前史学系主任,美国威尔逊世界学术中心、哈佛大学造访专家,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归纳研讨科/文学部客座教授。首要研讨方向为我国近现代政治史,特别是现代我国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大国的政治联络等。首要作品有《我国与世界的互动:世界化、内化和外化》(与柯伟林协作主编),《冷战与我国的周边联络》(与沈志华协作主编)等等,在《我国社会科学》《前史研讨》等中心期刊宣告论文多篇,翻译作品多部。

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博士研讨生交流项目,可所以北大文科迄今仅有的一个同世界一流大学坚持了13年之久的培育最高人才博士生的世界协作项目。

2021年新年前的某天晚上,我在家中接到金安平教师从美国西黑文(west haven)打来的电话。她很高兴地介绍了咱们新派去的两位北大博士研讨生在耶鲁签到后的情况,然后很宛转地寻求我的定见:史(景迁)先生现已退休数年,她自个也要退休了,这个持续了十几年的项目,是不是可以告一期间?我心里很理解:这个项目得以坚持至今,完尽是他们配偶全力照料的成果,经费来历也根柢上是从史先生掌管的东亚研讨理事会开支的。史先生荣休之后,我现已做好项目可以收束的心思预备。这次接到金教师的电话,当即对她表达了充分的了解和诚心的谢谢!她进一步和我协商怎样把这个意思告诉北京大学的有关部分?我毫不犹疑地承担了这个可以令人为难的作业。

春季开学后,我向北大世界协作部和研讨生院别离通报了这个消息。说真话,我对这个北大文科同世界一流大学坚持了十几年之久的博士生访学项目,深感恋恋不舍。开始参加创建这个项意图世界协作部周曼丽副部长,也完全同感。她提议设法再从教育部的世界交流项目中设法坚持这个协作联络,为此她活泼地同教育部外事司和耶鲁大学世界协作单位进行了联络。我也在北大研讨生院赞助下,去耶鲁大学看望这个项目访学的两位博士生,顺路和耶鲁大学有关部分协商新的连续办法。终因准则组织上的困难,这个项目难认为继,宣告结束。

由此,我深化领会到:史景迁、金安平配偶对北大——耶鲁这个项意图一起奉献是无可替代的。“事在人为”,此即一例!

2021年夏摄于史宅“呦呦亭”(杨茂摄)

当我再度漫步在古拙的耶鲁校区,再次走入他们配偶在西黑文花木深深的院子,把盏忆旧,许多往事不由涌上心头。

初识史景迁先生是1993年夏,他在华盛
学人散记牛大勇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博士研讨生交流项目梗概_我国插图
顿dc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世界联络学院(sais)进行学术演说。刚好我在dc的威尔逊世界学术中心做一年的造访专家,景仰而去听讲。具体讲题我已忘了,但他颀长的身段,丰厚的表情,生动的言语,特别是那把连腮胡,给我留下了深化形象。咱们这代我国人,可以都了解马克思头像。初见之下,我觉得他的容颜怎么有点像马克思啊。

史景迁在耶鲁,2012年10月。(牛大勇摄)

咱们还晓得,在美国的“我国学”界,上世纪费正清、鲍大可、白鲁恂这一代我们之后,继之而起的我国近现代史研讨“三杰”有史景迁、孔飞力、魏斐德。他们的中文名字,都是很有我国传统文明意涵的。史景姑息不必说了。孔飞力自个告诉我,他正本的中文名字是“孔复礼”。恰于“文明大改造”后期来华造访,我国公民大学的招待者一看这个名字,连说不好。无法之下,他只好说:well,这是你们的国家,你们说叫啥名字好吧?所以被改成了“飞力”。他一向很怅惘这个名字改得不可典雅。

“三杰”各有所长。但就作品丰盛、文笔精深、叙事生动、人物细腻、才情敏锐、影响无量而论,史景迁无疑是杰出者。其时咱们这代我国青年专家躬逢变革翻开,初沐欧风美雨,对这些世界名家非常景仰。此后我在美国东西两岸,只需传闻有“三杰”的讲座,都会赶去。1998年哈佛大学费正清研讨中心聘请史景迁做学术陈述,他讲的是曹寅家世与清初政治,考据之深化详尽,使我此前对他文辞精巧的叙事个性有了另一番形象。

2003年11月史景迁在北大前史学系。(牛大勇摄)

2003年11月,北京大学为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聘请耶鲁大学校长率代表团来访,举办“耶鲁大学日”。北大世界部问我:在耶鲁的文科专家中大约聘请谁来?我说史景迁先生是耶鲁的头牌我国学家,当然首推聘请他。耶鲁校长和史先生都很开心肠承受了聘请。

2003年11月13日“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日”合影:前排左起:牛大勇、金安平、郝平、史景迁、章新胜(教育部副部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levin耶鲁大学校长)、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琳达(linda lorimer,耶鲁大学副校长)、林久祥(北京大学副校长)。 (王文泉摄)

主题大会后,耶鲁的各位专家别离到专业对口的各院系进行交流。我作为前史学系主任,14日下午在北大二院掌管了史先生的学术讲座。我晓得同行的史夫人金安平教师也是研讨我国上古史的专家,其祖父乃是台甫鼎鼎的史学长辈金毓黻先生。金老先生1950年前后有段时刻曾在北大文科研讨所担任民国史研讨室主任,在本系教授过东北史地和史学史课程。据其时在他那里做助教的田余庆先生说,金老先生是一位慈祥但说话很稳重的教师。我感到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段根由。所以在讲座的开场致辞时,我首要说:今日咱们很侥幸也很高兴,曾在咱们系任教的老长辈金毓黻教授的孙女金安平女士带着她的丈夫史景迁先生回“老家”来了,为咱们作这场学术陈述。这一开场白,致使全场感叹,史先生配偶也笑了。接着我扼要介绍了金毓黻教授的治学规模和金安平研讨的课题,然后偏重介绍了史景迁教授的学术作用。史景迁在北大前史学系的首场学术陈述就这样在有点像“家人集会”的气氛中初步了。

2003年11月14日史景迁教授在北大前史学系演说。右四起:金安平、田浩、邓小南。

讲座结束,我陪史先生配偶去勺园用餐。金教师对我说,我的那番介绍让她很感动,心里直觉得应为这个“老家”做点啥。我其时对博士研讨生的培育质量比照上心,觉得咱们在这个最高学位的人才培育方面,和世界 水平有较大间隔。所以我就在席间向史先生探问,有无可以在耶鲁大学和北京大学之间树立某种前史学博士研讨生的交流访学机制,例如各自每年派2、3名博士生,到对方大学访学一学期或一学年,两边互免学费,承担对方学生来访时刻的食宿费用?金教师和周曼丽当场都对这个主张标明撑持,史先生也愿细心思考并就细节疑问和我交流了定见。

回到耶鲁大学后,史先生持续就此事和我坚持联络,并同莱文校长、琳达副校长、查尔斯副教务长及东亚研讨理事会会长等活泼协商,共同认为可以先从史学有关的学科初步,寻求拓宽两校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讨生交流。他在做出无量尽力之后,2014年11月3日给我发来关于两校优良博士生交流项意图主张,其间特意说到这个交流项目也包括和史学有关的人类学、艺术史、美国学、宗教育、现代文学、政治学等等领域的优良博士生。关于交流学生的人数、遴选条件、程序、待遇、访学期限等等具体疑问,他也提出了具体的主张。这个项目将先试行3年,每年彼此遴派1—3人,访学一个学期。耶鲁根据本校学生宿舍的情况,从2005年春季学期初步承受北大遴派的博士生。

接到这个主张之后,北大世界部和留学生单位也对招待耶鲁大学的来访博士生做出了相应的组织。所以,就以史景迁先生的主张为基础,两校之间的史学博士生交流项目很快建议了。形象中,两边并没有签定啥正式的协议,完尽是在默契的信赖中办起了这样一个项目,而且一办就是十几年。

在选拔学生的程序上,咱们尽量选用世界通行的跨学科跨院系地组织教授委员会进行遴选的办法,还请在校的外国专家参加遴选委员会。我作为项意图中方担任人,组织这个以有关专业教授为主的遴选委员会,对北大方面的请求人进行材料审阅和面试。委员会每次由5人支配构成,先后参加过遴选委员会的教授有彭小瑜、朱庆之、贾庆国、朱青生、王希、李剑鸣、王立新、michael chapman, enrico fardella,陈长伟等。世界部和研讨生悦拦畚也都派人担任审阅报名者的材料并参加面试。记住王勇、何峰、王硕、马岚等人都曾参加。

遴选委员会在进行面试。右排右起:牛大勇、michael chapman,李剑鸣、彭小瑜等。

有关院系的前述各专业规模的博士研讨生在看到世界部和研讨生院网站上的选聘告诉后,积极报名。委员会对请求人的英文和专业水平进行细心地查询和面试,坚持学术标准,注重学术天资。面试结束后,委员会把集体构成的举荐定见连同一切报名者提交的材料都发送给耶鲁方面。耶鲁方面一般是依照北大委员会的举荐定见来选择交流生的,但有时也会根据耶鲁大学教授和专业本钱的情况,把北大委员会举荐的人选换成排名比照靠后、但研讨方向更适于耶鲁当年培育需要的报名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金安平教师都会亲自打电话给我说明,我也会极力给委员们说明。有时会有单个委员对此难以了解,但选择的最终抉择权究竟仍是大约在耶鲁大学。

开始,耶鲁大学也曾遴派过2、3位博士研讨生来北京大学进修,有的还协助咱们开过很活泼的研讨课。但后来对方就根柢上不再派人来了。我想归根究竟,可以仍是两边在满足对方的需要方面有间隔。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史先生配偶还能把这个项目坚持维护了十几年之久,更是难能可贵了。这实践上成了北京大学单独面获益的项目。

从2005年1月初步至2021年7月结束,北大方面先后派去了13届29名博士研讨生,专业领域分布于世界史、我国史、哲学史、宗教史、科技史、政治思维史、文学史、社会学、艺术史、法学史等方面。这些研讨生广泛反映这个项目对前进他们的培育质量发生了杰出作用,对他们前进学位论文水平有严峻影响,对北京大学人文学科学习美国博士人才的培育方法,学习国外 经历,改进研讨生培育机制,起到了显着的推进作用。进修归来后,他们都提交了总结陈述。

具体而言,令他们感触深化的效益体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专业研讨方面得到耶鲁名师的科学辅导和稳重练习,在学术上增加了才智,开阔了视界,前进了立异才能。他们广泛认为,该校研讨班(seminars)式的课程,对他们协助最大。经过这种体系而密布的阅览,多元视角的谈论,活泼的课堂参加,以及主讲教授的高水平辅导,使自个领会了耶鲁杰出的研讨生教育。一些同学特别留心到:教授对学说史和办法论着力尤深,不答应在这些方面有一点点的松懈。他们还感遭到耶鲁课堂上世界化与多样化的气氛,来自不一样国度、文明和常识布景的学生们进行着火热的思维交流和磕碰。因为这品种型和水准的研讨班课程其时在北大还不多见,同学们也由此知道到母校在研讨生教育培育上需要做的变革。

二、耶鲁大学雄厚的学术本钱为博士生前进论文写作质量供给了便当的条件。前往耶鲁的北大学生的研讨方向,根柢上都与美国或许西方前史文明有亲近联络,北京大学和国内其他学术机构这方面的文献材料比照少。这个交流项目为我校博士生搜集论文材料创造了大好机缘。耶鲁大学图书馆不独藏书极为丰厚,而且有世界联网、馆际互借等异常的便当和周全的效能。尽管同学们进修的时刻仅一学期,但都搜集到了学位论文所需要的初始材料和参阅论著,为回国后结束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大都同学也使用各种机缘造访耶鲁以外的档案馆,甚至实地查询与自个研讨目标有关的区域、城市和组织,向美国其他学校有关专家进行了请益。还有机缘参加了亚洲研讨会等学术组织的活动。同学们对一切辅导协助过他们美国教师和同学们抱有深挚的谢意。

三、与美国专家、学生以及社会的直接触摸,使北大博士生对美国前史、文明与社会有了实践认知。北大学生在赴美早年,对美国的知道完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不免有一些公式化和概念化。这个交流项目使他们得以直接感触美国大学的学校文明,走入美国社会,结识许多美国兄弟,增进了与美国师生和公民的友谊。在史景迁教授和金安平教师的具体辅导协助下,同学们活泼投入耶鲁的学校日子,参加许多的讲座、谈论会、音乐会、影片和体育竞赛等活动,添加了对美国文明和社会的晓得。在全球化的今日,经过亲自实习来晓得美国文明和美国公民,是增进中美公民友谊的必要途径。

四、项当前期来北大的耶鲁大学博士生也对北大做出了有利的奉献。耶鲁前史学系的博士提名人john delury即为一例。他在北大前史学系进修时刻与我国同学们进行了亲近的学术交流,活泼参加了前史学系世界史专业的课程变革,获得学生赠送的“亦师亦友”锦旗一面。他协助世界史专业的教师方案了三门课程:外文原版教材阅览辅导(3学时,3学分),外文前史文选阅览辅导(3学时,2学分),外文前史文献选读(3学时,2学分)。他不计酬劳,主动承担了前史学系的一门研讨生课程,并联系自个的教育经历,与彭小瑜教授一同建议聘请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在北大研修的博士生参加教育的项目(us phd student mentor teaching program)。该项目于2007年春季学期聘请哈佛大学博士提名人rod campbell担任外文前史文选阅览辅导课的任课教师。delury和campbell的课程遭到北大学生们的等待,使同学们领会到一流大学的教育办法。

这篇文章作者与史景迁先生2012年10月在耶鲁合影。(左亦鲁摄)

最令北大派赴耶鲁进修的这批学生感动的是史先生配偶从学业到日子给予他们的亲热关怀和照看。他们初度踏上异国的土地,一般意外地得到史先生亲自迎候,甚至驾车送他们到住处。组织下来后,史先生配偶又带着他们了解图书馆和耶鲁大学的教育设备,造访辅导教授。进修时刻,他们也常常被请到史先生家中做客,真实使他们感遭到家人般的温暖。

在这一时期,我早年数次聘请史先生配偶来北京大学进行学术讲座或参加论坛。大约因为年纪缘由,史先生一般需求在研讨生和专家的小规模内进行座谈或讲座,不举办大规划的讲演。咱们尽量按他的定见组织。但有时分消息传开,大批的校表里听众景仰而至,咱们正本预备的研讨型小教室根柢容不下,只好一换再换,换到教育楼里最大的阶梯教室,仍然人满为患,过道和讲台上都坐满了听众。碰到这种情况,史先生关于主办者的无法老是给予宽恕的谅解。

史景迁先生与北大研讨生小规模座谈。(牛大勇摄)

倾听史景迁学术陈述的同学们。(刘向南摄)

2014年2月底3月初,史景迁、金安平配偶又一次来北大前史学系进行学术造访。除了讲座之类的组织之外,我特意聘请参加过这个交流项目同学们前来和他们集会。有些同学尽管现已结业到校外作业了,仍然从四面8方赶来。我们在新中关园的一家餐厅,怀着感恩和忆旧的心境,集会一堂,畅谈往事和近况。面临简略的菜肴,身处亲热的气氛,他们配偶看到自个尽心培育的我国博士生们生长起来,心境显着是高兴的。这是我们都难忘的一次集会。

史景迁、金安平配偶与北大耶鲁项目博士进修生在中关新园合影,2014年3月。

这个从2003年缘起、连续至2021年的北大——耶鲁史学有关的优良研讨生交流项目,持续了13届之久,终告闭幕。但它所播下的常识种子,现已生根发芽,所体现的跨国人文交流的精力,还会持续颂扬。有幸参加这个项意图中方博士研讨生们,不管从事啥作业,都把从耶鲁进修中获得的教益化作自个的文明财富,把这段阅历看作自个人生的一个加油站。对他们来说,时刻虽短,获益终身。从他们撰写的这些留念文稿中,我们可以深切领会到他们的怀恋和感恩。我和他们相同,把自个最诚挚的谢忱,献给为这个项目做出奉献的各位北大教师、世界协作部和研讨生院的有关领导和火伴,也献给耶鲁大学的有关人士,特别是史景迁、金安平配偶!

本期修改:北京大学团队

编 辑:王一哲 责任修改:焦姣

编 审:张勇安回来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修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