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只有256天!一起来打卡转发=见证成…来自考研英语苏苏…(距离考研还有多少天)



??01 洋葱新闻

1.洋葱新闻的起源

洋葱新闻来源于1988年创刊的美国《洋葱》小报(the onion)。1996年报纸的网站上线,2007年,洋葱报社推出网络电视台——洋葱新闻网(onn)。洋葱经历近30年的发展,树立了独特的风格,在传统新闻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当下,仍保持着巨大的活力。

???中国的洋葱新闻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受众普遍了解的是“恶搞新闻”。2006年,恶搞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启了国内“恶搞”新纪年。自此恶搞新闻、图片、视频层出不穷。但是在恶搞盛行的当下,国内多数洋葱新闻都来源于网友个人创作,几乎没有专门从事洋葱新闻报道的新闻媒介。

?2.洋葱新闻的特点

整体来说,无论是西方传统“洋葱新闻”,还是中国“吐槽”式的恶搞新闻,洋葱新闻都具有杜撰、恶搞、反讽的特点,即“专业的假新闻”。

?3.洋葱新闻的功能

(1)娱乐和消遣

鲍德里亚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人们更注重心理、文化、意义消费,而非物质性的消费,因此更为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价值。消费社会催生了网络生活的娱乐化,也带来了新闻娱乐化。

?新闻成为一种商品,就必然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较于硬新闻,故事性强的软新闻更受欢迎,但也容易产生忽视新闻内涵的问题,而洋葱新闻巧妙地扬长避短。洋葱新闻在故事性上远远优于传统新闻报道,更加通俗风趣,迎合了当前受众的需求。

(2)反讽与批判

洋葱新闻中的反讽和批判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肩负着社会责任。洋葱新闻故事饱满有趣,媒介通过自主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创作,给真实新闻披上风趣的外衣,既取悦了受众,又揭露了事件真相,表达了观点,引发社会反思。

?4.微博上的洋葱新闻

最初,洋葱新闻多出现在微博上,主要形式是加#monologue#后缀的“段子”。网民通过发起这样的话题对新闻现象进行讨论,表达观点。而网易微博也曾推出过monologue专区。

?

02? 反转新闻
1.?反转新闻的概念

反转新闻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是反转新闻指当下的一种新闻现象,即指对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在事实、价值、情感等层面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反向变化的现象。 它既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又是媒体和受众选择性认知、建构和传播的产物。

二是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现象, 它不是媒体单向制作并传播新闻的产物,而是新旧媒体和受众多渠道、多层面传受互动实践的结果,因此,反转新闻是一种复杂的新闻传播现象。

三是反转新闻引发的“反转舆情”不仅仅是一种结果, 也是下一阶段反转新闻报道的对象和反转的重要条件。 也就是说,“反转舆情”在反转新闻发展过程中不断被事实化,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反转舆情”是相应反转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可以区隔出来的、“皮下注射” 式的新闻报道的舆论后果。

?2.反转新闻的特点

它具有新闻来源多样化、新闻信息碎片化、新闻主体标签化、新闻标题夸张化、受众情绪激烈化、新闻传播短暂化等特征,并且,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网络舆情都经历了“舆情发生阶段—舆情发酵阶段—舆情反转阶段—舆情平息阶段”的过程,事件态势和网上舆论呈“v”形反转之势。

?3.反转新闻的负效应

(1)影响媒体公信力

马克斯·韦伯认为:“人们对新闻记者的评价不高,是由于在这方面,人们对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的表现,以及由此造成的往往十分可怕的后果总是念念不忘。”

?新闻媒体因为其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发布、传播工作,而被公众视为在接受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渠道中最权威可靠的信息源。一个媒体要建立公信力可能要经过数十年,成千上万篇准确、真实、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才能建立,而一篇新闻反转就可能在朝夕之间毁掉这些来之不易的信任。

(2)损害社会信任机制

社会信任是指一定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认同、信任并进行真诚交往的现象。它存在于人们的共同活动之中,支持着人们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并发挥着提高效率的作用。如果社会信任崩塌,整个社会陷入信任危机,一系列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庆安枪击案”的新闻反转摧毁了民众对于警察的信任,加剧了警民矛盾;“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的新闻反转摧毁了中国历来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西安手术台自拍”的反转摧毁了人们对医生救死扶伤的信任,恶化了医患关系;“罗一笑事件”的反转摧毁了人们对重症病人的爱心,增加了网民对于此类情况的不信任。这一个一个的反转剧蚕食着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即使事实的真相最终得到厘清,信任却已经缺失,想要再重建信任则异常困难。

(3)破坏舆论生态,阻碍其他新闻传播

当新闻被一次又一次反转,受众心中会有一种被忽悠和被欺骗的感觉。长此以往,他们面对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会持有保留甚至排斥的态度,主流媒体将失去舆论引导力,这种情况下,整个舆论生态会呈现混乱的状态。反转新闻消耗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度,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媒体的资源空间也是有限的,当反转新闻频繁出现占用过多资源吸引社会关注度的时候,一些本应该受到公众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却被其覆盖,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现象,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耗与浪费。

?

03? 算法新闻
1.算法新闻的概念

算法新闻是运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动生产新闻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过程、方法或系统 ,它包括信息采集、存储、写作、编辑、展示、数据分析及营销等业务的自动化实现 ,该表述更准确的揭示了新一代新闻生产的本质特征及基本规律。

?2.“算法新闻”信息传播的优势

(1)扩大了新闻生产规模 ,提高了新闻分发速度

早期的文字传播是通过口语媒介来进行的 ,由于口头语言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 ,所以不利于记录与保存 ,新闻的准确性自然也得不到保障。到了文字印刷时代 ,印刷机的发明促进了书籍、报刊业的发展 ,为大量的复制印刷报纸提供了可能 ,极大提高了新闻的出版效率 ,但是报纸媒介定期出版的特点在新闻分发速度上还是有所局限。随着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 ,电视和互联网兴起 ,新闻算法的出现使新闻生产人力成本变低 ,机器可以自动编写文章 ,且一天?24?小时不分时段地向用户推送新闻 ,极大提高了新闻的分发速度。

(2)增强了文本语言上的准确性与灵活性

“新闻算法”既然是基于受众历史数据的计算 ,那么推荐准确性也会随着受众初始历史数据的积累而加强。由于“算法新闻”背后的操作主体是机器 ,在新闻分发之前 ,设计师就通过大数据精密设计了计算机的行文模式。

(3)满足了不同受众需求 ,优享“定制新闻”服务

不同的用户对信息就有不同的需求 ,用户的信息需求分为关注某个热点的短期需求和热衷某一领域的长期需求。例如“今日头条”app,既可以浏览每日自由推送的热点新闻 ,也可以选择性关注头条号所生产的新闻信息。“今日头条”就是通过算法技术 ,利用爬虫功能 ,在传统媒体网站和门户网站上抓取信息之后进行分析归类 ,将用户短期和长期关注的话题精准投送
距离考研只有256天!一起来打卡转发=见证成…来自考研英语苏苏…(距离考研还有多少天)插图
,享受“定制新闻”服务。

?3.“算法新闻”信息传播的局限性

算法新闻“定制”化新闻服务为受众带来了良好体验的同时也缩小了其接受信息的范围 ,限制了个人视野。文本单一的视角和统一价值判断会使得受众观念固着、思想断层 ,将受众困在由算法织筑的信息的茧房中直到丧失个人判断能力。

?

04 机器人新闻
1.机器人新闻的起源

机器人新闻最早出现于 2006 年。美国信息供应商汤姆森金融公司开始运用电脑程序来替代财经记者,自动撰写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新闻。汤姆森公司称,它的机器人记者可以在公司发布信息后的 0.3秒内提取有效数据,并分析整合成一篇报道。

?2.机器人新闻的特征

(1) 全自动化的新闻生成模式

机器人新闻最大的特征是新闻生产的全自动化。在具体新闻写作过程中,人工参与并不是新闻产品产出的关键和决定性环节,新闻生产的主体实现了由人向机器的转变。

(2)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体系

机器人新闻的产生基于日益庞大的数据库,是数据新闻的延伸和应用,其中包括互联网中特定第三方的信息推送、基于社交媒体的传感新闻、信息搜索强度和频度的统计分析等。互联网和物联网提供的日益庞大的数据库是整个数据新闻发展的基础,特定编程的软件及算法则是机器人新闻的直接技术支持。在特定软件环境下算法的实现,将传统新闻生产的采写编评等过程融合在一起,化繁为简,形成了从“数据抓取”到“文稿生成”的两步式新闻生产方式,大大缩减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优化了整个新闻生产体系。

(3) 一触即发式的新闻生产速度

“速度”是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自动化写作的机器人全天?24?小时待命,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可以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3.机器人新闻的隐忧

机器人新闻的内生逻辑也使其难以驾驭以故事叙述为主体和重点的新闻报道。基于丰富而“干净”(结构化和标准化)的数据库开发出来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说到底还是依循着既有的新闻报道进行模仿,在有限的框架内选择报道的内容和模板并进行组合。正因如此,目前机器人新闻只能被局限于一些业已呈现出“机械化”趋势的报道领域,例如财经报道、天气报道和体育报道等。在这些报道领域内,新闻故事并不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相反,客观的数据则因其给受众提供了更为有用的信息而受到偏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