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考研导师在大山深处寻找“遗失的美好”—吕品晶教授_万村(央美导师哪个好)



原标题: 央美考研导师在大山深处寻找“遗失的美好”—吕品晶教授

吕品晶,男,汉族,1966年出生,江西丰城人,2002
央美考研导师在大山深处寻找“遗失的美好”—吕品晶教授_万村(央美导师哪个好)插图
年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5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教授。吕品田、吕品昌、吕品晶三兄弟号称“三吕”,在陶瓷美术界享有盛誉。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1983—1987年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学生

1987—1990年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1995年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建筑师

1997—1998年 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公司高级建筑师

2000—2003年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

2002—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美术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2003—2007年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

2008—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

2016—2017年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建筑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

2017—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小编以吕品晶教授所做的一些项目来拉近这位建筑学教授与大家的距离。也用几句话总结这位教授的主张。

在贵州、云南、广西三省的交界,一个被誉为“最后的布依家园”的小山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板万村,坐落于崇山峻岭之中。

从打通乡村道路到排水系统的重建规划,从扶正传统吊脚楼到村落整体风貌的统一协调,从村中心小学改建到布依非遗传习所的设立……吕品晶以俯身大地的姿态进行着他的乡村振兴实践。“面对失落的村庄,我们需要做得远远不止盖房子这么简单。”

01

建筑师难道就只管盖房子?

板万村,我们先在物质空间的改造上下了许多功夫,包括村里108栋建筑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村里道路的修整、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公共空间的布局扩展等等。

但从更深层次考虑,板万村因为地处偏远,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布依族传统文化,所以对它的改造尤其强调要与振兴村落传统工艺和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努力相结合。

我们在村小学的改造中专门设立了布依乡土文化教室,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和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我们把一幢闲置的吊脚楼改造成了锦绣坊,为布依族传统的织染刺绣技艺提供生产和传习场地;改建土陶窑和酿酒坊,是希望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和村民的日常生活能够有机结合;我们还为布依戏、八音坐唱、哑面戏等当地传统非遗活动搭建了戏台,新修风雨桥和布依非遗传习所……这些不能说完全超出了建筑师的工作范畴。

02

观念之变往往是最难的

对传统吊脚楼民居的改造,村民们大多是非常欢迎的。我们对房屋结构进行了扶正和加固,外墙保留了原来的夯土做法,立面板壁则遵循原来的风貌进行修整完善,从硬件上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

而对新建砖混住房的改造就困难多了。屋主大多是在发达地区打工挣了钱回乡后才盖的新房,要说服他们把新房变回传统的夯土面貌,难度很大,我们反复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有一户说什么都不同意,因为他告诉我他家贴着大红瓷砖的小楼看起来“很像天安门”。

03

在孩子们的内心播下种子

板万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找到新的模式,恢复村庄的“造血”机制。与经济和物质上的贫乏相比,板万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成为这个传统村落脱贫的抓手。

于是大家看到,我们把废弃吊脚楼改成了锦绣坊,希望村中有织造手艺的妇女能在这里进行布依锦绣的制造生产、展示交易;我们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回乡大学生何标家建起了一座土陶窑, 助他利用已有的陶瓷技艺和传统工艺开发土陶产品;我们还对村内酿酒人家的传统民居进行了建筑规划改造,使他们能够兼顾生产和生活。这些尝试正在进行中,不能说已经成功了,但我们仍在努力。

建筑师通过一个好的规划和设计,往往能够带给村庄更多的想象和可能。就像此次板万村改造中最重要的村中心小学改造一样。在我们介入改造前,由于小学功能不全,当地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本来计划把这个小学迁走,而我们提出要把小学留在那里。因为小学在一个边远山村中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建筑,可以说是偏僻乡村里的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公共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如果学校搬走了,板万村的孩子就要到更远的地方去上学,原本就是留守儿童的他们甚至连爷爷奶奶也见不到了。

孩子们看到有人千里迢迢来欣赏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耳濡目染,便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天然的认同和自豪感。我们还特别在乡土教室外的走廊上设计了一面校友墙,把从板万小学毕业的有代表性的毕业生展示出来,既有走出去的干部和大学生,也有留在村里的工匠和非遗传承人,希望孩子们能以他们为榜样,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改造完成后,小学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板万梦想家小学。现在,乡村振兴或许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可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在他们内心播下种子,将来就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