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黄明幸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经验分享



原标题:【 风景】黄明幸: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经验分享

回头一看,考研结束了,我很高兴被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录取了,这真是一段漫长的旅途。回首考研路,我感触颇多,想和学习学妹分享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点:选择专业与学校;考试内容及建议;参考书的使用;时间规划;考研感受;

1选择专业与学校

选择专业。我本科是英语翻译专业,曾计划考翻硕。但是,我在大学期间翻译了大量的外交资料,读过大量的外交书籍,非常喜欢外交。另外,外交对英语的要求非常高,英语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我就结合外交和英语考了外交学专业。建议:选择专业的时候,尽量结合本科专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本科专业的优势。

选择学校。有些同学在纠结于选985/211这些名牌学校,但我更倾向于看中学校在该专业的名气。外交学院虽不是985/211但是它在外事领域已是牛气冲天。另一方面,外交学院计划招收统考生21人,相比北大、人大和复旦而言,外交学院招生更多。同时,我也了解到报考的人并非很多,竞争不是很大。所以,我经过综合考虑后就选择了外交学院。

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保稳选择竞争中等的学校,也可以孤注一掷考北大这样竞争很大的顶级名校,关键还在于你的选择。但是,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务必有自己的考虑,例如结合个人的能力水平报考,不可盲目跟风。

2考试内容及建议

初试科目有:语言(可选择)、考研政治、政治学综合二和外交学。初试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复试内容有:口试(口语、演讲)、笔试(翻译、写作)和面试。由于我本科是英语专业,语言方面我果断选择了英语。所以初试考的是英语一,复数的口试、笔试也是以英语的形式考查。从考试内容可以看出语言的重要性,而本科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很有优势。

其次,备考的整体规划上要清楚专业课的重要性。首先,每门专业课分值是150分,公共课则是100分,从分值看得出专业课是主要的。另外从考试分数来看,公共课一般得分是60—70分左右。如果英语很优秀,拿到80多分也是可以的。但一般而言,公共课的拉分情况不明显。相比之下,专业课各科分值有150分,拉开20/30分的分差都是常事。所以如果在英语和政治两门公共课没多大问题,一定要在专业课上多花时间不能本末倒置。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复试与初试一样很重要,需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复试低分被刷并不少见。

考试内容方面,外交学院专业课考得比较中规中矩,或者说考得比较基础,基本能在参考书上找到答案。但是,外交学院出题比较灵活,可以从各个角度考查一个常见的知识点。所以,在备考时要吃透书上每个知识点,做到无论老师以什么形式考查,自己都能应付自如。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外交学院的考题可以结合时事政治考查,例如: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十八大以来的外交
【 风景】黄明幸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经验分享插图
理念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以,在平时的备考中也要花点时间更新时政方面的外交知识。

我提一下考研英语的复习建议。英语一和英语专业四级的难度差不多所以本科是英语专业的同学可以用专四词汇准备。我拿几套卷子练了一下手,得分在80分左右。另外,由于本科是英语,语言能力水平中上。所以,我很少把时间花在英语,把更多时间用来复习专业课。备考的时候英语也要分清主次:得阅读者得天下!例如:翻译部分总分是10分,但是一般得分都不高,差距不明显,所以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准备。其次作文部分只需要考前一两个月多背模板,把观点写清楚,把字体写漂亮些,写作拿20多分也是不难的。而阅读部分就截然不同,分值占比非常大,但得分情况一般都不好。所以,阅读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如果自己在其他部分没多大问题,则多把时间用在阅读上。做真题可以了解题目的难度,也给复习指引了方向,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历年真题,其中近10年真题最具有参考价值。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将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日积月累总会有提高的。同时,可以重复使用真题,把真题多做几遍,做到熟能生巧。

接下来谈一下如何备考政治。在认知方面,就像上面说的那样,自己要清楚政治不宜花太多时间复习,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设置政治这门课的考试目的是为了考查一个学生基本的政治素养。所以,一般而言我们不会在政治的备考时遇到太大的麻烦。备考时,我们需要使用的资料有:《知识点精讲精练》( )、《1000题》( )、《风中劲草》、《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以及考前的预测卷。而对跨考生而言,我们在专业课上需要花大量时间。另外,有老师带着学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所以,跨考生如果希望给专业课节省更多的时间,可以报政治的培训班。政治的规划如下:暑假(掌握基础);9—11月(做习题册);12月(背大题、做预测卷)。需要注意的是,政治考试中拉开分数的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至于大题部分,我们只需12月份背熟预测卷的题目。

3如何使用参考书

外交学院从2017年考研开始就不提供参考书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可以用2016年考研的参考书备考。政治学综合二参考书有《政治科学基础》和《政治学十五讲》。外交学的参考书有《外交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中国当代外交史》(可用最新版)、《外交决策》和《外交谈判》。

政治学综合二的参考书中,《政治学十五讲》的很多内容可以在《政治科学基础》中找到。备考时,我们可以将《政治科学基础》上没有的知识点挑出来复习。同时,从近几年的出题风格来看,很少考查《政治学十五讲》的内容。所以,政治学综合二这门专业课的参考书以《政治科学基础》为重!《政治科学基础》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不错,从篇到章到节不断细化,条理清晰。备考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篇——章——节这样的条理框架来学习,因为在备考时需要背诵大量的内容,务必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从近几年的真题风格看,政治学综合二考查的内容比较基础,例如政治学研究的方法、政治文化的结构。但是,考查的内容比较细化,给人以复习要面面俱到的感觉。所以,在备考的时候,切忌只复习重要知识点,而不复习例如多向政治沟通这些很细的知识点。

外交学的参考书中,《外交决策》和《外交谈判》不是考查重点,近几年主要是考查一道名词解释或者大题。复习时我们仍需看这两本书,但是不宜花太多时间。《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这本书在近几年只考一道大题,但分值挺高的,备考时不可落下。备考时,我们可以按照章节把书上重要的外交事件整理出来,并进行论述分析。例如分析民国外交的特点与成就;从目标、结果、影响等方面分析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外交学概论》和《中国当代外交史》这两本书非常重要,分值非常高。《外交学概论》和《政治科学基础》的复习方法类似,考试中规中矩地考查书上的知识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对该书的复习很有 助。《中国当代外交史》这本书比较厚,对外交事件的叙述非常详细,读起来有种看故事书的感觉。备考时,我们一定要根据国家或者时间顺序搭建知识点的框架结构。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时间主线,了解建国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情况。在使用这本书时,我们务必清楚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和中日关系是重要的复习内容。同时,我们要对中国外交每个阶段的特点与成就熟稔于心。在学习相关的外交事件时,我们要了解其涉及的背景、过程、条约及条约内容、结果与影响。

4时间规划

考研路上,除了努力与方法外一个良好的时间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的规划如下:①暑假前。我们可以把参考书看2遍,了解书本大概的内容即可。②暑假。在7月初至8月中旬我们需要把参考书完全吃透,做到基本能复述知识点的主要内容。8月下旬后,我们开始研究真题的风格,了解复习的方向,并把参考书再看一两遍。③暑假后。9月开始我们需要根据真题的出题方向整理考点,并整理好历年真题的答案。10月-12月期间,我们的任务是背诵考点、调整冲刺。背诵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逻辑层次记忆,因为这样效率更高。

现在,同学们担心的问题应该是看不懂专业课参考书。其实,且不说看书的方法是否正确,我们该问一下自己:现在是4月份,我看了几遍参考书?学习是一蹴而就的吗?考研的路还很长,我们在一开始都会遇到不懂的问题,但一定要静下心再看几遍参考书,掌握每个知识点,切忌焦虑。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罗马也不是一日建成的。

5考研感受

考研路上,我们常常面临各种疑惑:我能不能考上?我的竞争对手有多强?有这样的疑惑这是正常的,但问题不是靠空想就能解决的。我一开始肯定也担心,但是我想:这只是一个毕业前的考试,大学那么多考试我都过来了,为什么这一次就认怂了呢?而跨专业的考生会有更多的疑惑,尤其是担心比不上科班出身的同学。事实上,跨考生考研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只要踏踏实实备考,考研成功并非难事。所以,我们不用想考不上怎么办,也不用想竞争对手如何,只需静下心备考。

如上所言我认为考研路上最重要的是这四点:踏踏实实、基础知识、认知思维和方法策略。

1.你要踏踏实实。就像学英语一样,从字母发音、背单词到学语法,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考研也是如此,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

2.你要学习基础知识。基础就是那些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却又是老师每天强调的知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不仅要看得远,也要停下来思考:我该学习什么?

3.你要培养认知思维。考研的路上,你要了解学校专业的报录情况,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但别忘了要认知自己的能力处于什么水平,更别忘了认知考研考查的是基础知识。

4.你要讲究方法策略。俞敏洪说:“做事讲究策略,成功要讲方法。”考研也是如此,考研不只是埋头努力,更不是僵化地学习,你要思考:怎样复习才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所以,决定考研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导致考研失败的因素也有很多,我希望大家在考研的路上踏踏实实,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认知思维也找到方法策略。最后,我祝大家心无旁骛,求知问学,考研成功。

专栏征稿启事点击以下链接

小编:lt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专栏稿件;首发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平台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微信号:gggzwj

打造国际关系学 国际政治学 外交学 区域国别研究学术公益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