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物周聪不必强求答案,只需放手去做_历史.txt



原标题:考研人物 | 周聪:不必强求答案,只需放手去做

“很多事它本来就是徒劳的,去做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求得什么答案。”

周聪,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跨考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得知考研成功结果的他心情很激动,但更多的是胸有成竹后的木已成舟,考研过程中知识的积淀,让他的努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回报。

01

周聪选择学校的理由很简单,考虑到家庭的影响,他选择考回南京。因为南京大学的专业名额仅有一个,他便选择了更有把握的南京师范大学。

周聪考取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秦汉史专业方向,而他是从编辑出版专业跨考到历史专业的。于他而言,虽然是在大三上学期决定考研,但他的准备却是从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开始了。大学四年坚持看书,阅读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有近百本;大二下学期参加了校级的人文知识竞赛,获得了三等奖;到历史学院旁听,并与历史学院的同学进行交流。所以在考研之前,他便已经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当得知考研成功时,他觉得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当然,再自然而然的结果,都不会少了自律和努力的过程,还有一段难熬的时光。

周聪在考研期间的作息很规律,早上六点半起床,学到十一点半休息,下午一点半到五点继续学习,晚上从七点半学到十点,每天都保持着这些固定的时段。他也像许多考研的人那样,有过学习的瓶颈期,学不下去也不想学,但当回想起那段时间,他认为渡过那个时期虽然很艰难,但很值得。

提到这点时,他正色道:“考研对于每个人不一样,它是一个选择,所以你需要解决一个考研合法性的问题。无论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必须要解决这个合法性的问题,它是在你遇到瓶颈期能激励你坚持下来的理由。虽然很痛苦,但我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所以我选择了坚持下来。”

笔试第一,复试也第一。他认为他的优势在于开阔的知识面和积累的知识。周聪主动积极与历史学院的老师交流,在老师的引导和推荐下,他开始找到方向,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并顺着方向不断探索。他认为有无老师的引导,存在很大差别。别因为害羞而不敢找老师,老师总是会欢迎你的提问,乐于与爱思考有疑惑的同学交流。你在这其中可以收获很多,“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有了引导后,积累还是要靠自己。

同时周聪强调不要拘泥于本专业的知识,要试着去接触完全不同的学科。和他一起备考的同学,与他报考的专业不同,他认为和同学平常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跨学科的过程,两种不同的思想碰撞在一起会迸发新的思考。这样的经历给了他开阔视野和开拓思维的 助。而且,考研并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你做出了选择,在努力的路上,有老师的引导,有同学朋友的陪伴和鼓励,还有父母的支持。哪怕痛苦,也不孤独。

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从小练书法也是周聪的加分项。对于他而言,练书法让他接触到了繁体字和古典文献,给了他历史感的启蒙。楷书,隶书,行书,在他学练这些字体的过程中,会有历史敏感,常常会将字体与历史的演变过程串联起来, 助学习。时间长了,自然是牢记于心了。

所以,相比考研准备的那几个月,真正使周聪成功的,其实是他日积月累的积淀。

02

除了专业课的学习,还有两样东西贯穿了他四年的大学生活:足球和书。

在大学期间周聪加入了足球队,踢了四年的足球,还拿过足球赛的四强。他也像其他足球粉一样,会熬夜和朋友一起看球赛,享受胜利和失败交替的滋味。在艰难的考研过程中,他也常常把周日的时间安排来踢球,使自己沉浸其中。踢球带给他的快乐和放松,在语气里展现。

而静下来,书是他最好的陪伴。提到阅读的书时,他的言语变得非常地顺畅和自然,侃侃而谈。周聪平时阅读的大部分是历史方面的书籍,他拿《史记》举了例子。

“《史记》的文学价值很高
考研人物周聪不必强求答案,只需放手去做_历史.txt插图
,它饱含深情,写书动机特别能打动一个人,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为它处在周秦之变,是属于那种多国体系瓦解,变成了大一统格局。按照儒家原教旨主义的看法来说,可能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大共同体本位那种科层组织,取代之前那种小共同体之下那种温情脉脉那种人文秩序。孔子所说的那种礼崩乐坏,其实到秦汉就已经成型,他一直在摸索,为什么这个体系会突然间瓦解。虽然可能没有找到答案,但是这也无所谓,因为很多事情它本来就是徒劳的,去做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求得找到什么答案。我觉得他自己还是带有一种理想主义。”

这段话很长,但他却是几乎一口气说了下来,眼里发着光,满是自信。于是,我顺着向他讨教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建议。

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做读书笔记。看第一遍时,记录书的结构框架和某些要点,理清书的逻辑思路。第二遍时做笔记,可以是书评也可以是札记。过后也要常常翻看书和笔记,清楚书的逻辑架构,可以在原有的笔记上做出批注,是对书的一种新理解,也是对自己想法的一种审视。在加强印象的同时,又可以有新的思考。

二是书籍的选择。举例史书,可以从入门类看起,在阅读过程中针对某一个比较感兴趣的点再去搜索相关书籍,从这个基点慢慢扩散,一层层往外扩,视野和知识面都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被单纯地限制在一个点。

三是读书感受的交流。和看过相同书籍的人讨论读后感,与跨学科交流的原理相同,训练自己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接纳吸收别人的想法。学会辩证地思考,思维才不会被局限。

03

对于考研,周聪还谈到一点,他说:“在考研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是考试的过程中,要顶住压力保持冷静。能否从容地作答,是对心态和知识的考验。当应该要自信,那么长时间的努力和准备,都不会轻易浪费的。”

采访、撰稿 | 曾超杨 周琦

图片 | 周聪

排版 | 詹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