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小心心]#考研政治#2019年政治真题…来自考研政治双姐…(给你小心心)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

?

2020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2. 两税法

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一变化影响国家的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土地兼并开始采取放任态度,重新丈量土地而轻视核查户口等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税收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生活有积极作用。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

3. 土木之变 (土木堡之变)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征。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刺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打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4.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5. 一二·九运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国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举行大规模的反日救国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10日,全市学生罢课,16日学生和市民再次集会,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一二·九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推动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步伐。

6. 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利”政策,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为压制舆论的不满情绪,厉王又专门派人“监谤”,发现有异议者则杀之,结果人人自危,不敢议论, 道路以目。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

7. 二次革命

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又称讨袁之役、赣宁之役、癸丑之役。1913年初,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暗杀了宋教仁。不久,宋案真相大白,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善后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李烈钧于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江苏等地也相继独立,加入讨袁行列。结果讨袁军战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8. 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二、简答

1. 湘军与曾国藩 (晚清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

(一)崛起过程。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地方武装,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行兵为将有,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的 地位,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力。1860年6月江南大营覆灭后,咸丰皇帝因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的计划破产,以肃顺的主张,给曾国藩以地方实权,任命他为署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均归其节制。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上台的当月,又命令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打破了两江总督只辖苏、皖、赣三省的惯例,命令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悉归其节制。随着湘淮军转战南北,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的手中。

(二)影响。(1)湘淮系的扩展,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权力结构中地位的上升,地方督抚中满汉比例的变动,尤其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2)湘淮势力控制地方权力,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使晚清政治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在咸丰朝以前,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其兵权都是直隶于中央的,决非将帅可得而私有。但是,湘淮军则是由将帅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自湘军起,兵归国有的局面转变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此种筹饷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兵归将有、各私其军的格局。湘淮军将帅既得总督、巡抚的地位,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2.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北方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原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活动。义和拳信神练功,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它的活动一直受清政府的查禁和镇压。1898年以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后迅速发展到直隶(今河北)、河南、山西、内蒙、东三省等地,尤以京津一带声势浩大。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的行动一度得到清政府的默许。

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失败了,但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给八国联军以沉重的打击,使列强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义和团运动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义和团血的教训促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的真实面目,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反殖民地斗争的发展。

从太平天国及义和团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代农民战争对于中国及世界状况缺乏清醒的认识,不能彻底的反对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以及同之结合的外国入侵势力,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是农民战争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们打击了封建统治力量,抵抗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农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巨大力量,不仅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不可欺,也表明要解决近代问题,振兴中华,农民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想革命就不能脱离他们。

3. 抗战时期,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抗日根据地

提示:

(1)政治上,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2)经济上,在根据地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并且在根据地实行大生产运动,这一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严重的经济困难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上,实行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4. 评述西安事变

(一)经过。1936年12月12日,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将蒋介石扣留,并移送西安新城大楼。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了西安全城,拘捕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

12月22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周恩来作为中 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二)历史意义。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5. 春秋争霸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春秋列国长期为掠夺土地、人口、财物征战不已。强国凭借武力成为诸侯盟主,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诸侯争霸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与封建因素的增长。此时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所以说春秋争霸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

6. 明朝的开国政策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 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gào]》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7. 曹魏政治、经济政策

1.曹魏的政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魏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为了适应战争和重建北方地区的需要,曹魏在政治制度上也实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首先从人才选拔制度上开始。“唯才是举”是曹操改革旧人才制度的核心。

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度,一方面已流于形式,充满着弄虛作假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也使这种察举不能正常进行。因此曹操果断地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从建安八年(203年)至二十三年(218年),他连续五次下令求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如于禁、乐进原是士兵,张辽、徐晃原是降将,都得到重用。

魏文帝后,对中央和地方官制也进行了一番改革。中央官制的重要改变是设了中书监、令。新设中书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新措施,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与决策,他们权任极重,但资格较浅,君主容易加以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与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主要成为行政中枢,一般由元老重臣担任尚书令、仆射的尚书台权力被削弱了。地方官制上,曹魏将东汉末州牧制度固定化,正式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州刺史(或州牧)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

为了把军权集中于中央,曹操又设置都督。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大族豪强纷纷建立地主武装。他们归附曹操之后,曹操仍使之统领各自的部众。这样做有利于笼络大族豪强,但不利于统一指挥。

于是,曹操在数支部队之上设置都督,作为某-次战役或某一防区军队的统帅。都督是中央官,其统领的军队也就成了中央军。曹丕即位时,正式建立都督制。都督是驻防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兼领一州或数州刺史。由于都督权力过重,并且逐渐转变为地方官,导致后来出现的外重内轻的局面。曹魏这种将州级军政大权集于一人的做法,对以后的影响相当深远,助长了地方割据趋势。

2.九品中正制

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 ,四至五品为中品,五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所以,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3.屯田与经济的恢复发展

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于建安元年(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县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屯田民由国家拨给田地,按军事编制。地租率:用官牛的,官得产粮的六分,民得四分;不用官牛的,对分。屯田民有国家组织、保护,还供给耕牛、种子等,又无徭役苛扰,可以安心生产。军屯是以士卒屯田,用“十二分休”制,即每十人中,有八人佃耕,二人巡守。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 ,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曹魏的屯田政策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他的军粮问题,对于遭受长期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社会秩序的恢复,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论述

1. 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中期的形势。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在社会方面的土地高度集 中和赋役苛重,致使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随着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重,到庆历年间,以农民和士兵为主体的起义不断壮大。在这些起义中,以王伦领导的沂州士兵起义、京西张海和郭邈山领导的起义、湖南桂阳监瑶族人民的起义和河北王则领导的起义影响较大。

(二)主要内容。(1)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富国),主要措施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改革(强兵),主要措施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三)局限性。(1)由于变法派触动了北宋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 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和攻击,推行新法举步维艰。(2)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和纷争,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宋神宗后来在强大的保守派的压力下也曾有过动摇,致使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职,对变法事业造成了一定损害。(3)变法后期,宋神宗把改革的重点转向职官制度,而削减了原来新法中抑制豪强兼并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只重视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企图求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由于两次对西夏战争的失败,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年) 忧愤而死。(4)同年,哲宗即位,改元元祐。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原变法派人物相继被贬黜流放,在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这件事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也在元祐元年(1086年)抱恨而死。变法运动归于失败。

2. 汉和匈奴、西域的例子来说明民族关系

匈奴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逐水草而迁徙”,也从事农业生产。周秦之际,匈奴人的势力强大起来,时常向内地侵扰。秦朝时曾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秦汉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匈奴族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并不断征战,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和西北的广大地区。西汉建立后,一直把处理与匈奴的关系当作国家大政。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汉初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战争阶段和“昭君出塞”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

汉初,由于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取“和亲”的政策,以缓和匈奴的侵扰。文景时期,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但是“和亲”的政策 并没有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他们的骑兵时常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为了抵御匈奴,文景时也做了一些防备工作,准备对匈奴进行反击。

汉武帝即位后,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已无内顾之忧,反击匈奴贵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元光二年(前133年),匈奴贵族侵扰代郡、雁门一带。汉武帝采纳大行王恢的意见,对匈奴进行反击。其战略是诱敌深入,乘机歼灭。这次诱敌虽然失败,但从此揭开了西汉对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是在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间进行的,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带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有三次: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年。这一年匈奴侵入上谷(河北怀来县)、渔阳(北京密云县),汉武帝派将军卫青、李息率兵出云中(内蒙古托克托旗),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大包围,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王逃走。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 (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内蒙古五原),又下诏募民屯田,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地。

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1年。匈奴贵族虽然遭到失败,仍然凭借着河西走廊控制着西域,并于前122年派骑兵万余人攻入上谷,进行侵扰。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兵激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匈奴的王公、贵族等。同年夏 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大破匈奴军,杀匈奴军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这次战役之后,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4万人降汉。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又先后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称“河西四郡”。这就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匈奴贵族并没有因前两次的失败而停止南下骚扰。元狩三年(前120年)又一次南下,掠去千余人。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次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军匈奴。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这次战役采取奔袭追击的战术,卫青率领的西路军,历尽艰难险阻,英勇作战,将匈奴单于的主力全部歼灭。霍去病越过沙漠,同匈奴的左贤王接战,大败匈奴,凯旋而归。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但是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封建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同时,也促进了汉与西域诸民族的交融。

?

2020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2. 两税法

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一变化影响国家的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土地兼并开始采取放任态度,重新丈量土地而轻视核查户口等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税收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生活有积极作用。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

3. 土木之变 (土木堡之变)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征。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刺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
[给你小心心]#考研政治#2019年政治真题…来自考研政治双姐…(给你小心心)插图
军樊忠用铁锤打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4.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5. 一二·九运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国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举行大规模的反日救国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10日,全市学生罢课,16日学生和市民再次集会,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一二·九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推动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步伐。

6. 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利”政策,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为压制舆论的不满情绪,厉王又专门派人“监谤”,发现有异议者则杀之,结果人人自危,不敢议论, 道路以目。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

7. 二次革命

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又称讨袁之役、赣宁之役、癸丑之役。1913年初,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暗杀了宋教仁。不久,宋案真相大白,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善后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李烈钧于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江苏等地也相继独立,加入讨袁行列。结果讨袁军战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8. 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二、简答

1. 湘军与曾国藩 (晚清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

(一)崛起过程。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地方武装,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行兵为将有,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的 地位,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力。1860年6月江南大营覆灭后,咸丰皇帝因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的计划破产,以肃顺的主张,给曾国藩以地方实权,任命他为署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均归其节制。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上台的当月,又命令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打破了两江总督只辖苏、皖、赣三省的惯例,命令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悉归其节制。随着湘淮军转战南北,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的手中。

(二)影响。(1)湘淮系的扩展,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权力结构中地位的上升,地方督抚中满汉比例的变动,尤其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2)湘淮势力控制地方权力,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使晚清政治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在咸丰朝以前,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其兵权都是直隶于中央的,决非将帅可得而私有。但是,湘淮军则是由将帅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自湘军起,兵归国有的局面转变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此种筹饷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兵归将有、各私其军的格局。湘淮军将帅既得总督、巡抚的地位,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2.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北方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原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活动。义和拳信神练功,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它的活动一直受清政府的查禁和镇压。1898年以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后迅速发展到直隶(今河北)、河南、山西、内蒙、东三省等地,尤以京津一带声势浩大。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的行动一度得到清政府的默许。

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失败了,但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给八国联军以沉重的打击,使列强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义和团运动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义和团血的教训促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的真实面目,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反殖民地斗争的发展。

从太平天国及义和团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代农民战争对于中国及世界状况缺乏清醒的认识,不能彻底的反对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以及同之结合的外国入侵势力,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是农民战争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们打击了封建统治力量,抵抗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农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巨大力量,不仅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不可欺,也表明要解决近代问题,振兴中华,农民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想革命就不能脱离他们。

3. 抗战时期,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抗日根据地

提示:

(1)政治上,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2)经济上,在根据地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并且在根据地实行大生产运动,这一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严重的经济困难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上,实行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4. 评述西安事变

(一)经过。1936年12月12日,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将蒋介石扣留,并移送西安新城大楼。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了西安全城,拘捕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

12月22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周恩来作为中 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二)历史意义。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5. 春秋争霸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春秋列国长期为掠夺土地、人口、财物征战不已。强国凭借武力成为诸侯盟主,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诸侯争霸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与封建因素的增长。此时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所以说春秋争霸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

6. 明朝的开国政策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 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gào]》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7. 曹魏政治、经济政策

1.曹魏的政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魏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为了适应战争和重建北方地区的需要,曹魏在政治制度上也实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首先从人才选拔制度上开始。“唯才是举”是曹操改革旧人才制度的核心。

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度,一方面已流于形式,充满着弄虛作假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也使这种察举不能正常进行。因此曹操果断地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从建安八年(203年)至二十三年(218年),他连续五次下令求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如于禁、乐进原是士兵,张辽、徐晃原是降将,都得到重用。

魏文帝后,对中央和地方官制也进行了一番改革。中央官制的重要改变是设了中书监、令。新设中书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新措施,为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与决策,他们权任极重,但资格较浅,君主容易加以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与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主要成为行政中枢,一般由元老重臣担任尚书令、仆射的尚书台权力被削弱了。地方官制上,曹魏将东汉末州牧制度固定化,正式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州刺史(或州牧)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

为了把军权集中于中央,曹操又设置都督。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大族豪强纷纷建立地主武装。他们归附曹操之后,曹操仍使之统领各自的部众。这样做有利于笼络大族豪强,但不利于统一指挥。

于是,曹操在数支部队之上设置都督,作为某-次战役或某一防区军队的统帅。都督是中央官,其统领的军队也就成了中央军。曹丕即位时,正式建立都督制。都督是驻防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兼领一州或数州刺史。由于都督权力过重,并且逐渐转变为地方官,导致后来出现的外重内轻的局面。曹魏这种将州级军政大权集于一人的做法,对以后的影响相当深远,助长了地方割据趋势。

2.九品中正制

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 ,四至五品为中品,五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所以,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3.屯田与经济的恢复发展

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于建安元年(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县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屯田民由国家拨给田地,按军事编制。地租率:用官牛的,官得产粮的六分,民得四分;不用官牛的,对分。屯田民有国家组织、保护,还供给耕牛、种子等,又无徭役苛扰,可以安心生产。军屯是以士卒屯田,用“十二分休”制,即每十人中,有八人佃耕,二人巡守。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 ,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曹魏的屯田政策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他的军粮问题,对于遭受长期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社会秩序的恢复,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论述

1. 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中期的形势。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在社会方面的土地高度集 中和赋役苛重,致使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随着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重,到庆历年间,以农民和士兵为主体的起义不断壮大。在这些起义中,以王伦领导的沂州士兵起义、京西张海和郭邈山领导的起义、湖南桂阳监瑶族人民的起义和河北王则领导的起义影响较大。

(二)主要内容。(1)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富国),主要措施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改革(强兵),主要措施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三)局限性。(1)由于变法派触动了北宋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 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和攻击,推行新法举步维艰。(2)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和纷争,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宋神宗后来在强大的保守派的压力下也曾有过动摇,致使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职,对变法事业造成了一定损害。(3)变法后期,宋神宗把改革的重点转向职官制度,而削减了原来新法中抑制豪强兼并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只重视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企图求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由于两次对西夏战争的失败,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年) 忧愤而死。(4)同年,哲宗即位,改元元祐。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原变法派人物相继被贬黜流放,在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这件事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也在元祐元年(1086年)抱恨而死。变法运动归于失败。

2. 汉和匈奴、西域的例子来说明民族关系

匈奴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逐水草而迁徙”,也从事农业生产。周秦之际,匈奴人的势力强大起来,时常向内地侵扰。秦朝时曾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秦汉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匈奴族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并不断征战,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和西北的广大地区。西汉建立后,一直把处理与匈奴的关系当作国家大政。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汉初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战争阶段和“昭君出塞”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

汉初,由于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取“和亲”的政策,以缓和匈奴的侵扰。文景时期,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但是“和亲”的政策 并没有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他们的骑兵时常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为了抵御匈奴,文景时也做了一些防备工作,准备对匈奴进行反击。

汉武帝即位后,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已无内顾之忧,反击匈奴贵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元光二年(前133年),匈奴贵族侵扰代郡、雁门一带。汉武帝采纳大行王恢的意见,对匈奴进行反击。其战略是诱敌深入,乘机歼灭。这次诱敌虽然失败,但从此揭开了西汉对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是在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间进行的,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带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有三次: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年。这一年匈奴侵入上谷(河北怀来县)、渔阳(北京密云县),汉武帝派将军卫青、李息率兵出云中(内蒙古托克托旗),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大包围,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王逃走。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 (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内蒙古五原),又下诏募民屯田,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地。

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1年。匈奴贵族虽然遭到失败,仍然凭借着河西走廊控制着西域,并于前122年派骑兵万余人攻入上谷,进行侵扰。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兵激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匈奴的王公、贵族等。同年夏 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大破匈奴军,杀匈奴军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这次战役之后,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4万人降汉。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又先后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称“河西四郡”。这就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匈奴贵族并没有因前两次的失败而停止南下骚扰。元狩三年(前120年)又一次南下,掠去千余人。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次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军匈奴。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这次战役采取奔袭追击的战术,卫青率领的西路军,历尽艰难险阻,英勇作战,将匈奴单于的主力全部歼灭。霍去病越过沙漠,同匈奴的左贤王接战,大败匈奴,凯旋而归。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但是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封建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同时,也促进了汉与西域诸民族的交融。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