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夜话#考研倒计时9天,所有考研人默念…来自中青网校园通讯…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01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周公东征

周公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2、黄老无为政治

秦汉之际兴起的道家学派。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刘邦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采纳了士人陆贾的建议,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政治。汉初的无为而治方针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主要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老”即老子,“黄”指黄帝。因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者假托黄帝之名撰写了《黄帝四经》等著作,故黄帝在一段时期内也被当作道家的代表人物。黄老之学适应了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

3、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4、《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成书。内容涉度自然科学、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书中还记述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和创见,如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5、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征。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刺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打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二、论述题

1、试析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史的意义

(一)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

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20世纪60 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掘的有偃师二里头、登封告城望城岗、夏县东下冯、临汝煤山、洛阳矬李等遗址。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遗 址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根据碳—14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者偏晚。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二)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铜器出现,包括爵、戈、镞、戚、刀、锥、凿、鱼钩等,并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经测定所出土的铜爵属于锡青铜,由此确定二里头文化属于中国早期的青铜文化。从大量农具和饲养的家畜、家禽遗骨判定,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遗扯还发现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虽然尚未发现与宫殿基址规模相称的大陵墓,但是不同形 制、葬式和随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已经十分明显。

(三)对于二里头文化的探讨:

研究者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因为从地域来看,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 豫西、晋南,是古史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时间来看,二里头文化与夏朝的年代基本相合。从文化 发展序列看,二里头
#小青夜话#考研倒计时9天,所有考研人默念…来自中青网校园通讯…插图
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应属于夏文化。从文化面貌来看,二里头文化中包含的关于阶级压迫、以及青铜器出现等内容,都与文献中记载的夏代史实相符。因此,就目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夏文化。

但具体看法又有许多分歧。几种主要的看法是: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而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四、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即是夏都阳城。

这些分歧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的物证,同时,有待于多学科结合研究取得确切数据,对目前 推算出来的夏商纪年进行验证或修正,将夏朝的绝对年代确定下来,从而为夏文化探讨提供可靠前提。“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3、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一)停止圈地。清初满洲贵族在京畿地区强行圈地,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同时也使满汉民族矛盾加剧。康熙八年(1669年),政府下令停止圈地。另以张家口、山海关等处的旷土换补给旗人,借以缓和民族矛盾。

(二)更名田。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将明代藩王庄田免价给予原来佃户 耕种,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使这一部分拥有更名田的农民完全取得了自耕农的 地位。更名田的实行,实际上是清政府对明末农民业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事实的承认。

(三)奖励垦荒。清军入关后即大力推行垦荒,凡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皆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三年起科。康熙时期,为进一步推行垦荒,将起科年限又逐步放宽到六年以至十年。康熙时期垦荒政策执行得较为得力,因此成效显著。

(四)废除匠籍。明代匠户从明中叶起,一律改为以银代役,但匠籍仍存。清廷于顺治二年(1645年),下令废除匠籍,免征班匠银。但此后不久,清廷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康熙以后,陆续将匠银摊入田赋,以致最后废除了匠籍。这样,匠户也就摆脱了政府的人身约束,从而为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2001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周公东征

周公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2、黄老无为政治

秦汉之际兴起的道家学派。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刘邦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采纳了士人陆贾的建议,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政治。汉初的无为而治方针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主要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老”即老子,“黄”指黄帝。因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者假托黄帝之名撰写了《黄帝四经》等著作,故黄帝在一段时期内也被当作道家的代表人物。黄老之学适应了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

3、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4、《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成书。内容涉度自然科学、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书中还记述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和创见,如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5、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征。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刺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打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二、论述题

1、试析二里头文化对于研究夏史的意义

(一)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

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20世纪60 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掘的有偃师二里头、登封告城望城岗、夏县东下冯、临汝煤山、洛阳矬李等遗址。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遗 址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根据碳—14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者偏晚。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二)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铜器出现,包括爵、戈、镞、戚、刀、锥、凿、鱼钩等,并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经测定所出土的铜爵属于锡青铜,由此确定二里头文化属于中国早期的青铜文化。从大量农具和饲养的家畜、家禽遗骨判定,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遗扯还发现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虽然尚未发现与宫殿基址规模相称的大陵墓,但是不同形 制、葬式和随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已经十分明显。

(三)对于二里头文化的探讨:

研究者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因为从地域来看,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 豫西、晋南,是古史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时间来看,二里头文化与夏朝的年代基本相合。从文化 发展序列看,二里头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应属于夏文化。从文化面貌来看,二里头文化中包含的关于阶级压迫、以及青铜器出现等内容,都与文献中记载的夏代史实相符。因此,就目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夏文化。

但具体看法又有许多分歧。几种主要的看法是: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而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四、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即是夏都阳城。

这些分歧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的物证,同时,有待于多学科结合研究取得确切数据,对目前 推算出来的夏商纪年进行验证或修正,将夏朝的绝对年代确定下来,从而为夏文化探讨提供可靠前提。“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2、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3、试析清前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一)停止圈地。清初满洲贵族在京畿地区强行圈地,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同时也使满汉民族矛盾加剧。康熙八年(1669年),政府下令停止圈地。另以张家口、山海关等处的旷土换补给旗人,借以缓和民族矛盾。

(二)更名田。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将明代藩王庄田免价给予原来佃户 耕种,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使这一部分拥有更名田的农民完全取得了自耕农的 地位。更名田的实行,实际上是清政府对明末农民业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事实的承认。

(三)奖励垦荒。清军入关后即大力推行垦荒,凡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皆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三年起科。康熙时期,为进一步推行垦荒,将起科年限又逐步放宽到六年以至十年。康熙时期垦荒政策执行得较为得力,因此成效显著。

(四)废除匠籍。明代匠户从明中叶起,一律改为以银代役,但匠籍仍存。清廷于顺治二年(1645年),下令废除匠籍,免征班匠银。但此后不久,清廷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康熙以后,陆续将匠银摊入田赋,以致最后废除了匠籍。这样,匠户也就摆脱了政府的人身约束,从而为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