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卓越兴考研巩老师的微博(卓越考研班怎么样)



?

一、名词解释(8×15分)

国人暴动: 西周时期一场万民奋起反抗暴君的正义行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国人(由视族成员转化而来的普通百姓)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共和十三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次年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国人暴动”这一政治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周人内部上层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分裂,极大的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使西周王朝的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夏商周简史》许兆昌p141)

?

李悝变法: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的一次改革。主要内容:经济上推行“尽地力之教”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宏观调控粮价,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选拔官吏。法律上又制定《法经》,以加强法制。李悝变法增加了魏国的国力,使之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朱绍候p126;《夏商周简史》许兆昌p293/295)

?

新生活运动:1934年蒋介石发动的旨在使国民生活合理化的运动。主要从基本生活着手达到所谓国民日常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目的,对人民实行法西斯式的思想禁锢。1949年蒋介石下令停止该运动,成效不大。(《五四后三十年》陈旭麓p273)

?

第一步:抓核心词

?

新生活运动+1934年+在南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蒋介石;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入手+具体标准+追求目标

?

第二步:谐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

?

①顺口溜:“新生闪失常事,折寿准目标”

?

②顺口溜解读:在1934年召开的新生活运动中,高校的新生出现安全闪失是个很常见的事情,这样的运动真的很折百姓寿命,只是一味的批准国民党政治目标的追求!!

?

③谐音解读:新生闪失常事——新生活运动+1934年+在南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蒋介石

?

折寿准目标——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入手+具体标准+追求目标

?

第三步:反复理解记忆法

?

每一个名词解释的记忆,都需要置身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之下,切忌机械记忆,要反复理解记忆。顺口溜的记忆,尤其需要连续几天的巩固。

?

虎门销烟: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838年(道光十九年)底,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他到达广东后,共收缴鸦片237万余斤。他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行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以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敌的决心。(郑师渠p4/7)

?

第一步:抓核心词

?

虎门销烟+林则徐;1839年+道光皇帝

?

第二步:谐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

?

①顺口溜:“虎门临,山就倒(塌)”

?

②顺口溜解读:“林则徐临近虎门时,西方鸦片鸦片贩子的靠山就意味着要倒台了!!!”

?

③谐音解读:

?

虎门临——虎门销烟+林则徐

?

山就倒(塌)——1839年+道光皇帝

?

第三步:反复理解记忆法

?

每一个名词解释的记忆,都需要置身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之下,切忌机械记忆,要反复理解记忆。顺口溜的记忆,尤其需要连续几天的巩固。

?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隋代划分户等的办法。为防止地方官吏、豪强在户籍、户等、赋役方面营私舞弊,于开皇五年(585)采纳高颍建议,在全国实行。由中央将划分户等的标准(定样)颁发各地,每年县令派人出查,令民户各随近便,五党或三党(百户为党)为一团,依定样定户等上下。(朱绍候p406)

?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晚清时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郑师渠p98)

?

第一步:抓核心词

?

轮船招商局+北洋大臣李鸿章+近代民用企业;1873年

?

第二步:谐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

?

①顺口溜:“轮船利民,霸气闪(现)”

?

②顺口溜解读:“轮船行业的发展,利国利民,所以李鸿章支持大力发展一个轮船招商局闪现于晚晴社会之中!!!”

?

③谐音解读:

?

轮船利民——轮船招商局+北洋大臣李鸿章+近代民用企业

?

霸气闪(现)——1873年

?

第三步:反复理解记忆法

?

每一个名词解释的记忆,都需要置身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之下,切忌机械记忆,要反复理解记忆。顺口溜的记忆,尤其需要连续几天的巩固。

?

1959年西藏叛乱: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为了维护旧有的农奴制度和分裂祖国而发动的反动叛乱。1959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发动武装叛乱,包围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部和中央驻拉萨的机关。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人民解放军奉命对叛乱武装进行反击。在西藏人民的积极协助下,经过两天多的战斗,平息了拉萨市区的叛乱,接着又迅速消灭了流窜在西藏其它一些地方的残余叛匪。至1961年底,西藏叛乱全部平息。平叛行动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了西南国防,并为西藏的民主改革扫除了障碍。

三、简答题(4×20分)

1、周世宗改革的内容。(朱绍候p11)

?

五代十国,固然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但同时也是中国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各地人民反对分立割据带来的制度不一,关卡林立,禁令繁多,商税苛重等种种灾难;又由于契丹贵族的掠夺,人民要求统一,以便集中力量进行抵御。到了五代后期,统一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周世宗继位后,在经济、政治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为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1)政治上:改善吏治,赏罚严明,听取群臣的意见。

?

(2)经济上:首先开垦荒地,鼓励逃户回乡定居,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使荒弃的庄田得到开垦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其次,减轻租税。下令免收以前人民所欠两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编制《均田图》,均定田租,废除免税特权,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3)军事上:整饬军纪,整编禁军。世宗亲自出征,抗击北汉、契丹的联合入侵。战后又坚决处斩了临阵脱逃的大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人,申明了军纪。接着,简选骑、步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赢弱者裁汰。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成为服务于统一集权政治的武装工具。周世宗在位不到六年,但他已经为后来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

(4)文化上:限制佛教的发展,限制寺院经济。下令废除寺院三万多所,迫使僧侣大批还俗;并禁止私度僧尼。这是继“三武灭佛”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抑佛运动,使得国家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

(5)交通上:兴修水利,疏浚漕运,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有利于经济交流及农业发展。

?

第一步:抓核心词。周世宗+改善吏治、开垦荒地+疏浚漕运、限制佛教势力发展。

?

第二步:谐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

?

①顺口溜:“走势、力恳运进佛”。

?

②顺口溜解读:周世宗大臣的势力正在逐渐的走开自己的身边,所以臣子们大力恳求周世宗运进佛教势力,但是周世宗没有答应。

?

③谐音解读:其中的“走势”即为“周世宗”;“力恳”即为“改善吏治、开垦荒地”;“进佛”即为“疏浚漕运、限制佛教势力发展”。

?

第三步:反复理解记忆法。每一个名词解释的记忆,都需要置身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之下,切忌机械记忆,要反复理解记忆。顺口溜的记忆,尤其需要连续几天的巩固。

?

2、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思想形成的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p118/110)

?

(1)维新派的出现(或早期改良思潮的出现):

?

①政治因素: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的失败残酷打击了仍沉醉于天朝大国迷梦中的国人自大心理,与此同时国内统治环境的恶化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时代里,以当时一大批开明封建士大夫为主体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制度的腐败和改革的必要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冯桂芬等。

?

②经济因素: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洋务派中逐渐分离出一部分人,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

③先进人物: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

?

④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在容闳hóng主持下,从1872年到1875年,先后有120名幼童被派赴美留学)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

(3)思想主张:他们主张用和缓渐进,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有以下几点:

?

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

②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

a.王韬在探讨君主制制度下的君民关系时,则提出了重民思想。他介绍了西方国家“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政治制度,并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限于其阶级局限性他不可能完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提出的君主立宪思想已比洋务派大大进步,但这也是洋务派所不能允许的。

?

b.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3、西方列强是怎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

?

①1896年沙俄诱逼清政府先后与其签订《中俄密约》《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和《旅大租地条约》,把东北三省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长城以北)

?

②1898年(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借口传教士(自称“上帝的士兵”)被杀,强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首开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恶例。(山东地区)

?

③英国强迫清政府保证不将长江沿岸各省让与或租给他国,并与其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订租威海卫专条》,把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岛屿变为英国的势力。日本把福建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

?

④法国在把滇、桂、粤三省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又强行租借了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

?

⑤美国由于迟来一步,于是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承认各国在华势力为前提,要求利益均沾,各国政府相继表示同意。

?

这样,甲午战争后的短短几年间,就形成了各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危局。中国已变成了国际帝国主义共管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

4、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ZY卓越兴考研巩老师的微博(卓越考研班怎么样)插图

①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出现两次复辟帝制的丑剧,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政局动荡,加紧侵略中国。

?

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

③思想文化方面:到20世纪初,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上台后,搞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

④历史人物方面:北京大学在蔡元培上任后,提倡“兼容并包”,学术风气自由宽松。

?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深刻背景,在内容上也不仅限于文化方面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a.前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纯科学,发对愚昧、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此刻胡适才26岁)、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6胡适从美国寄回)、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

b.后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探索中国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由1915年兴起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勇敢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是指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①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索救国的真理,为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此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

③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

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

⑤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子宣传动员作用。

?

(4)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①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②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

?

第一步:抓核心词。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道德+文学革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

?

第二步:谐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

?

①顺口溜:“行文化、主科道文识马”。

?

②顺口溜解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学习好主科知识,即可以达到写好文章的效果又可以认识马的种类。

?

③谐音解读:其中的“行文化”即为“新文化运动”;“主”即为“周民主”;“科”即为“科学”;“道”即为“道德”;“文”即为“文学革命”;“识”即为“十月革命”;“马”即为“马克思主义”。

?

第三步:反复理解记忆法。每一个名词解释的记忆,都需要置身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之下,切忌机械记忆,要反复理解记忆。顺口溜的记忆,尤其需要连续几天的巩固。

四、论述题(2×40分)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措施。

?

解法一:

?

(1)措施:

?

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因其长官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

②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加强专制。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如枢密使、三司使等。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

③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

④中央上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宰相)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

⑤设立三衙统领军权,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

⑥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

⑦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选择身强力壮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22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

⑧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央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

(2)影响:

?

①经济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

②军事上: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

?

③政治上: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解法二:推荐答案

?

(1)措 施:

?

①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a、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都收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 ,使其互相牵制。

?

b、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因其长官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

?

c、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加强专制。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兼任,极大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d、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地方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

②其次,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

?

不但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职,而且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宰相(“中书门下”)只管民事。

?

③第三,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罢去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而且把禁军两司分为“三衙”,鼎足而立。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同时,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

④第四,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有一半是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

?

⑤第五,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

2、关于真题标准大讨论的背景。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由1978年5月《光明日报》转载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而引发的讨论。这篇文章认为,评价真理的唯一方式是人民群众广泛的社会经验。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想体系,而是必须根据经验不断重新做出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发生的大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

(1)政治上:粉碎“四人 ”后,人们迫切需要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 ”以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纠正毛泽东的错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平反冤假错案,开辟发展新路,着手拨乱反正,成为全国人民的心声。

?

(2)思想上:由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使得拨乱反正工作遇到严重挫折。

?

华国锋等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政治方针,维护“文化大革命”,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维护阶级斗争为纲,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的工作开展。随着拨乱反正的推进,如何分辨是与非、真理与谬误,就日益凸显出来。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人们终于意识到,需要认真弄清楚究竟什么是真理。

?

(2)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

“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即“两个凡是”的方针,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使1977-1978年,中国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

真题标准大讨论批判“僵化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攻击了“两个凡是”。它为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足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现论基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宂成了思想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